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的软权力——以国际制度与中国的关系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首先从关系性权力角度界定软权力的含义,认为软权力是区别因果性权力的一种关系性权力.文章认为,对国际制度的投资(制度设计、议程设置、政治动员、承诺)可以为国家带来重要的社会资本.文章进一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制度建设、议程设置、制度内的政治动员以及对制度的可靠承诺等角度,概述了中国软权力的国际制度层面意义.文章最后还从对制度的战略认识、社会性有组织力量的培育以及关于制度知识的增长等方面思考了中国软权力积累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软权力的构成基础是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文化软权力化的主要条件是:文化的先进性、国内有效运用的资本,以及强大的传播和辐射能力。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先进之处,因此都有某种程度软权力化的可能。现代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给各种文化的软权力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世界上将出现软权力竞争的新局面。软权力的运用必须遵循以下准则:重在“感化”,而非“同化”;着眼于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另外,软权力的运用必须官民并举。  相似文献   

3.
论文化软权力的边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权力”概念在政策和学术领域已受到广泛关注。文化软权力是其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但他并没有细致地界定文化在哪些条件下可以成为软权力。本文认为,文化的软权力化需要三个条件:文化的传播能同化他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人观念的同化有助于本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在通过文化同化实现本国目标的过程中,国家的控制力得以增强。奈所引为例证的美国流行文化的某些内容确实可以软权力化,但其他种类的文化大多不符合这些条件。中国应以积极姿态推动国际文化交流,而在构建自身文化软权力的问题上则应当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软权力"内涵进行分析与梳理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状况进行了衡量与评估,同时对该评估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启示做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韦宗友 《国际观察》2005,119(5):39-45
本文综合考察了国际政治中的权力问题。文章指出,现实主义权力观因过度强调权力的“强制性”和“物质性”一面、忽视非物质性及非强制性一面而具有内在的缺陷。军事、经济力量并非权力的全部,文化、价值观上的吸引力、设定国际议程的能力等“软权力”也是权力的重要维度。如果一国的对外政策过度倚重“硬权力”而忽视了“软权力”的运用,那么在很多时候,它有可能在国际舆论中陷入被动地位,危害本国的国家形象,最终危及本国的对外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6.
“软权力”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对我们分析国际关系和实现国家利益 都有很大帮助。在今天的国际政治中, “软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探讨“软权力”的文章有一 些, 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地探讨“软权力”的著述。如何理解关于“软权力”的理论, 它有哪些基本特 征以及怎样从国际关系现状的角度分析“软权力”理论的现实意义, 这对深化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 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外交构想力与软权力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小农 《国际观察》2005,105(5):46-51
本文首次提出外交构想力这个新概念,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界定,也分析外交构想得以产生的源泉。认为外交构想力是软权力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形成软权力的重要渠道。本文着重探讨了外交构想力与软权力形成的关系,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上形成软权力就必须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外交构想贡献于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内外对软权力的探讨方兴未艾,反映出软权力正呼应了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变化的新特点。目前的软权力研究与应用更多地侧重于文化、政治价值观与外交政策层面,对经济因素在其中的作用论述较少。在现实条件下,经济因素正成为软权力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中国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方面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经验。经济实力演变成为软权力,为新兴国家以和平方式实现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也对中国构建和谐的内外环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软权力增强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中国在非洲软权力的评估是美国关注中国软权力的重要方面。最近几年,美国评估了中国在非洲发展软权力的内容、原因及对美国在非洲利益的影响。美国认为,中国在非洲重要的软权力资源包括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对非洲的经济参与力度,中国提出团结互助、中非双赢和尊重非洲国家主权等重要原则,中国还注重扩大与非洲的文化交流。美国还认为,中、美两国在非洲并没有发生战略冲突,双方可以在非洲开展更多的合作,特别是在能源、卫生、农业及维和等领域。分析美国对中国在非洲软权力的全面评估对于中国发展对非洲关系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效峰 《国际观察》2006,3(2):20-24
作为一种软实力,国际威望是一个大国实现崛起的重要标尺.它首先具有物质性,其产生和存在依赖于一定的实力基础;但它又是非物质的,并以文本或话语形式而存在.一个国家的威望政策应该是多元化的:首先要提高综合实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其次要提高对国际制度的参与和创设能力,以增强制度威望;最后,要重视对外宣传与传播这种最具积极性的路径,它符合当前国际政治的社会化不断加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摩根索的权力政治理论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权力概念是摩根 索理论最主要的基石, 然而对权力概念的界定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权力首先是一种关系, 是权力行 使者和权力承受者之间意图和目的的互动;其次, 权力是一种影响。在国际关系中涉及的权力指的 是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 即力量加影响力。摩根索更重视的是无形的力量, 在 国际关系实践中, 后者的比重也正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外交可以为软权力的实现提供技术信息支撑、文化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支持以及外交信誉基础,是实现软权力的有力助推剂。然而,中国网络外交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为有效应对挑战,中国要加强网络技术研究和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发布工作,积极推进民族文化网络化、产业化、现代化和世界化的步伐,强化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的主导地位,同时还要通过加强与国外网络媒体的对话、改变国内网络管理思路与体制等方式来推动网络外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为实践"独立、直接贡献、相应的国际地位"的中等国家外交思想,建构"亲善的国际主义"国家海外形象,加拿大选择对外援助为该国投射软权力的路径之一。在对外援助实践中,加拿大参与了美国主导的"马歇尔计划"、英联邦主导的"科伦坡计划"以及加拿大自身主导的"非洲计划"和"加勒比计划"。在这一系列的对外援助中,加拿大成功地输出了"和平、消除贫困、亲善、贡献"的国家价值观,实现了国家海外形象的建构目标。本文将主要考察加拿大如何通过对外援助的方式实现全球软权力投射并建构国家海外形象。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各国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一步加深, 而资本 的跨国流动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在这种情况下, 货币金融权力成 为与传统的陆权、海权一样但更为重要的政治或战略影响力, 同时传统的IMF 在国 际关系中的作用明显增强。拥有强大货币金融力量和实际控制IMF 的美国形成了 不同于政治或军事等传统霸权形式的“软霸权” 。美国利用其货币金融权力和IMF 对其他国家进行货币战、金融战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印度外交新态势:文化软实力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飞 《南亚研究季刊》2009,(2):12-16,24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在世界政坛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印度将提升软实力作为新世纪外交的重要任务之一。印度文化软实力有着追求精神胜于物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传统价值理念和以民主、多元化、包容性为特征的政治价值观;流行文化亦内涵丰富并深具魅力。近年来,印度在南盟、周边、非洲拉美、欧美等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文化软实力。通过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外交,印度有效地提升了国家形象,为自身的崛起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权力危机与安全悖论--美国"新帝国"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松  唐平 《国际观察》2005,21(5):66-71
本文在介绍"新帝国"论的产生及内涵的基础上对其权力观和安全观进行反思,认为其致命的弱点表现在权力危机和安全悖论两个方面,权力危机主要表现在对硬权力运用的不均衡和对软权力的忽视,而安全悖论即是指其主张的以绝对实力追求绝对安全的不现实和不可行性.正是这两方面决定了美国"新帝国"的没落结局.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为谋求“正常国家”待遇、实现向政治大国的转变而努力。然而,日本要想真正成为“政治大国”,就必须注重软权力的巩固,尤其是国家形象的塑造。而要做到这一点,日本应该首先在二战侵略罪行上反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通过对外信息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式,对他国民众进行说明、说服工作,旨在创造有利于本国的国际环境,进而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传统外交的重要补充,公共外交的价值日益为世界所认同。中国真正开展公共外交的时间并不长,建国初仅限于单一的宣传,冷战后开始建设自己的公共外交体系,总体来说取得过一定绩效,但仍有缺失,主要表现为重硬权力轻软权力、政策姿态内向、目的意识不强等。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做出新的尝试,包括改变思路,构建个性公共外交机制;有的放矢地改变“观念市场”;确立“精英效果理论”;转守势为攻势。  相似文献   

19.
实力战略的变革:硬战略抑或软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实力观和实力战略的热议源于全球化推动的世界历史性变迁。较之硬战略,软战略日益显示出更加持久的生命力。软战略包括软、硬实力两个方面,其核心要素是硬、软实力的正向软使用。软实力本身不是万能之药,其作用有限,在推进软战略的过程中需要防止片面夸大软实力的重要性而忽视硬实力的发展,防止片面的理想主义情绪。今后要吸取以军事和征服为硬对抗轴心的美国硬战略的教训,在传统硬战略的基础上推进软战略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使软战略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中国必须强调在7个领域内的重点,特别需要加强硬实力软使用领域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钟悦 《国际观察》2005,(2):47-53
国家既然有"集体谋求强权的向往",那么,"权力"就会对国家这一行为体的外交行为构成支撑.本文以"权力向往"所引导的结果这一视角来对俄罗斯刚柔外交的行为进行解读,同时指出,俄罗斯刚柔外交的运用,其根本的依靠就是俄罗斯的硬权力和软权力.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还列举了俄罗斯针对北约东扩所采取的刚柔相济的外交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