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国际局势有重大影响。如何看待和解读当前的中美关系,如何构建未来的中美战略关系,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且影响到国际体系的稳定。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视角外,笔者认为,制度合作博弈理论不失为一个好视角,以此理论为指导,中美两国可在G20制度框架内构建起“新型大国关系”——C2,从而有利于中美两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2.
面向新世纪的中美关系战略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新世纪的中美关系战略框架楚树龙中美关系的历史表明,作为两个大国,要确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中美关系,必须而且只能将这种关系建立在较为牢固的战略基础上,并使之具有某种战略框架,以从根本上对这种关系加以指导和规范。当前正是中美两国面临世纪之交、考虑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美关系的稳定性下降,直接原因是两国实力差距缩小、关系基础松动和战略重点重合,深层原因则是中美两国以及国际体系同时深刻转型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和强烈不安全感所致。在此"大变局"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可塑性亦明显增强。未来中美两国将努力加强"自我塑造"以提升本国战略优势、加强"相互塑造"以影响对方战略选择、加强"共同塑造"以拓展双方战略合作,形成对冲性而非对抗性的战略博弈态势。  相似文献   

4.
过去35年,"融入-接触"构成了中国对美战略与美国对华战略的主轴。在中国需要加入国际体系并实现现代化这一问题上,中美拥有战略共识。这一共识在过去10年逐渐松动,2015年春季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战略的大讨论则是这一趋势的最新表现。面向未来35年,中美亟需建立"同一体系内共同发展"的新战略共识,并搭建一个长期稳定框架,即两国在体系中和平共处、有限竞争、有效合作。中国有关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或可承担这一使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传统的战略稳定理论在当前安全环境中的现实意义为分析起点,探讨了建立中美新型战略稳定的概念界定、推动与干扰因素及可能的维持途径等内容。本文认为,中美建立新型战略稳定需要一个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可以推动双方增强互信,降低双方发生危机与冲突的可能性,并提供一定的途径管控双方的安全意外与危机,有利于稳定中美两国的核力量,有利于两国建立起稳定的战略与安全关系,并促进中美关系整体稳定,同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全球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复杂且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两国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结构性对抗又有利益捆绑,同时易受第三方因素影响。理解两国互动所蕴涵的这种复杂性并把握其动态特征,对于应对未来中美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至关重要。21世纪以来,中国的快速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中美实力变化动摇了中美战略稳定的基础,美国的对华政策出现摇摆,双边关系在传统竞争领域之外还面临着新领域、新问题的竞争与摩擦,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大。但这些挑战中也蕴涵了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巨大机遇。中美两国的主体性特征、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是双方走出"守成国家与新兴大国必有一战"历史逻辑的基础。未来中国对美国外交将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保持一贯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安全战略的首要任务将是把握机遇,以自我发展为核心,沉着应对周边局势,积极扩大外交布局并承担国际责任。在创造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的基础上,加强中美合作,管控危机,促进中美共同利益,通过建立功能性伙伴关系走上共同演进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美两国可以避免战略摊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建交初期无法想象的发展,中美间的根本性分歧开始明朗化,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但国际体系的现状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中美两国的根本战略利益和基本对外政策决定了中美关系保持长期稳定是有可能的,两国可以避免战略摊牌。  相似文献   

8.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始终在合作与对抗之间来回波动。那么中美关系起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国之间目前的战略竞争到底是长久之势,还是仅是特朗普政府推动下的短期现象?本文以战略互动和利益平衡为分析视角,认为40年来中美两国的关系定位可以划分为战略协调、非敌非友、利益攸关方和战略竞争四个阶段。中美关系起伏波动的根本原因是,在两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中始终并存着一对"互斥"的利益集群,中美关系正是以战略安全为主的消极利益集群和以经贸依赖关系为主的积极利益集群相互平衡的结果。对未来的中美关系而言,由于战略安全的消极利益属性日趋明显,中美战略竞争将趋向常态化,竞争的广度和重点领域的深度都有可能进一步增强。但另一方面,经贸依赖、反恐、防扩散和一系列全球治理议题上的利益的积极属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失去对中美关系的正向"拉动"作用,因此,中美战略竞争很难在短期内滑向全面战略对抗甚或战略冲突的境地之中。  相似文献   

9.
中美战略稳定关系已经超越经典战略稳定性,向着复合战略稳定关系的方向演化。建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是稳定两国关系的客观需要。彼此战略竞争加剧给中美之间非均势核威慑基础上的战略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在美国提高核力量于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将核武器重新作为霸权工具的背景下,中美战略稳定性面临挑战。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挑起贸易争端,经贸关系在中美关系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减弱,建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的必要性凸显。中美之间经济深度相互依存,在维护国际体系稳定方面具有共同利益,这为建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框架包括建立在非均势核威慑基础上的战略稳定性、双方经济的深度相互依存、战略互信、双方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等四根支柱,其中以非均势核威慑基础上的战略稳定性为核心支柱。虽然中美战略互信存在短板,但随着中国战略核力量的进步、中美经济相互依存的继续维持和双方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的成熟和完善,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将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10.
经历过2009年底至2010年初中美关系的新波折,中美两国战略界都在认真思考两国关系的未来。本文从两国关系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入手,总结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四条经验,然后全面评估奥巴马当政以来中美关系的最新变化,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走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1.
猪瘟病毒遗传发生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反转录(RT)及PCR扩增并测定了中国猪瘟兔化弱毒(C-株)兔组织毒、C-株细胞疫苗毒和近期(1997~1998年)甘肃省7个地区的10个流行野毒株的E2基因核酸序列。通过序列比较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发现:C-株兔组织毒、C-株细胞毒和中国50~60年代流行的石门强毒株同属于组群1(Group1);近期猪瘟流行毒株同属于组群2(Group2)的两个不同的亚组群(Subgroup2.1和2.2),其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有较大的差异(E2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2.2%~84.3%),表明猪瘟流行毒株向远离疫苗毒株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2.
革新开放以来老挝与越南特殊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反帝反殖的共同斗争中形成和建立了特殊的团结和友好关系,老越特殊关系一度成为老挝对外关系的核心。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老挝全方位外交方针和政策的确定和实施,老挝在发展对越关系时表现更为主动积极,老挝与越南的特殊关系不仅没有因为全方位外交方针的实施而发生变动,而是更为紧密,特别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新形势下,双边合作还在不断深化和扩大,老越特殊关系正朝着更为巩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越南和印度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关系,并将这种良好的双边关系视为传统友好关系。越南革新开放以来,越印关系又有新的发展,最终演进到战略伙伴关系。根本原因是两国在外交战略的选择上有共同的需求:都希望借重对方的力量来达到制衡大国的目的。笔者认为,越印关系就是一种有实用目的的制衡外交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4.
受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等问题的牵制,美国对东南亚地区事务无暇过多顾及。虽然美国通过反恐加强了与一些东盟国家的合作,但在东南亚的影响却在削弱。然而,2009年以来,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外交动作,高调重返东南亚。美国此举对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会带来多大影响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王勤 《东南亚纵横》2013,(11):12-15
2013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格局变化。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越南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同是社会主义国家。随着两国关系的全面改善和发展,中越关系在22年里取得长足发展。双方政治关系发展到较高水平,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外交上越南将中国列为最重要的邻国和交往对象,并致力于建设"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13年10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越南,推进了中越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评价过去10年东盟和中国关系在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旅游、文化以及民间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机遇和挑战,提出今后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Tersia Landsberg 《Communicatio》2017,43(3-4):114-133
Employees are a crucial stakeholder group for organisations since they determine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achieve their goals.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build stro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 workforce to encourage employee engagement, which implies that employees’ individual goals are aligned to those of the organisation. To build strong relationships, internal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managed strategically. However, when an organisation has offices around the country, internal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an be impeded, which adversely affects the entity attaining its goals. In this qualitative study, the case of SEESA, a national labour law organisation specialising in providing legal services to employers, was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way in which it manages relationships with its nationwide managers. A mixed-method approach was followed, us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o gather data.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despite studies elsewhere indicating a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building strategy as a prerequisite for building strong organisation-employee relationships, the outcomes of such relationships can be present without a formal internal communication strategy. This can occur provided the organisation is inclined towards a symmetrical world view, has an open culture and encourages two-way communication with top management. Suggestions for managing relationships with employees in nationwide offices are made.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月1日独立后,文莱从本国实际出发,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展对外关系。在政治交往中,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组织,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经济层面上,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扩大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同时加强与穆斯林世界的友好交往,从而在国际交往中获得主动,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More than ever, companies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strategic stakeholders, such as employees. These relationships should be aimed at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with the interests of said stakeholders. Managing relationships with stakeholders is difficult in itself and even more so within the complex context of the South African mining industry.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termine guidelines that could be used to ascertain employer–employee relationship type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the mining sector. In 2004, a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a stratified quota sample of 508 company employees as part of a commissioned stakeholder perception survey. In addition, qualitative focus-group sessions were conducted to contextualise and clarify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The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employer–employee relationship at Lonmin Platinum could be classified as an exchange, rather than a communal relationship. Employees generally perceived the quality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mpany in a negative way. Employees from all job levels had low levels of trust in the company.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aimed at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employer–employee relations within large companies in a developing society, where companies ar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communicating to and managing diverse workfo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