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盟国家是华侨、华人集中地区,约一千七百九十多万人,约占世界各国华侨、华人总数的70%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盟国家华侨、华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多数华侨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华人经济获得猛速发展,成为居住国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各国的繁荣作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前言现在,全世界达5000万人的中国移民及其后裔大多数成为了华人,在东南亚,华侨的比率已经很低。在华侨华人当地化的潮流中,华侨华人社会发生了变化,海外华人资本形成了居住国的民族资本,成为了居住国经济的一部分。20世纪70-80年代,随着亚洲各国、尤其是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华人资本的力量趋于强大,在各自拥有根据地的各国经济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华人人口占绝对比率的香港、台湾、新加坡自不待言,在华人比率决不算多的东盟各国,华人资本的影响力也不小。自20世纪,世界经济开始转入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及国…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是一个由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共同建立起来的国家,全国人口有250万,其中华人占76%,为新加坡的主体民族,新加坡是东南亚各国中唯一的华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从1905年起,新加坡开始有华侨学校,侨校数和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华文学校在华人社会发展史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英殖民政府对华文学校的作用及它超过了英文学校的发展很不高兴,总是想方设法要改变这一局面,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仍然抑制不住华  相似文献   

4.
泰国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泰国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的特征战后以来,泰国华侨华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变化,其表现有如下几个较突出的特征:(一)进出口贸易带动工商业规模扩大。1、从传统的汕头、香港和新加坡区域性贸易扩大到国际市场。泰国向为农业国,华侨华人早期经济亦仅以农林副渔产品为大宗出口,以换取国内紧缺物品。早期成立的同业组织“汕头郊公所”和“香功郊公所”亦以香港、新加坡和汕头(台湾后来取代)为华侨华人进出口业的传统地盘。二次大战后先是美国和后是日本跃居泰国对外贸易首位,台湾在1988年亦曾跃居第一。国外市场扩大到世界三十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四十年间,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状况,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演变。这种变化之大是华侨、华人史上所从未有过的。它不仅开创了华侨、华人史的新页,且对未来华侨、华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如何看待及认识这种演变,对制定我国的有关政策,促进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及合作,推动我国的四化建设都有密切的关系和现实的意义。(一)  相似文献   

6.
战后四十年来,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及其资本和经济力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对这些演变除了与当时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国内外政局的发展变动密切有关之外,还可以从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来考察。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来分析,即苏加诺政府统治时期(1945—1965年)和苏哈托政府统治时期(1966年—现在)。这两个政府统治时期对待华侨、华人的经济政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笼统地评论他们对华侨、  相似文献   

7.
目前,东南亚约有2000多万华侨华人,占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的70%。华侨华人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东南亚地区形势以及华侨华人自身的不断发展,未来华侨华人在联结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 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都相继建立和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东南亚各国也对其华侨华人政策作了相应的调整:一是改变以往对华侨华人强制性的同化政策,普遍采取较温和、宽松的政策对待华侨华人。例如:在入籍问题上,允许华侨自愿选择当地国籍。二是改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香港和台湾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已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而来自新加坡的投资却受到少得多的注意。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虽比香港或台湾的投资少,但在90年代因得到北京的鼓励而迅速增加。中国也一直扩大它在新加坡的经济活动。 新加坡具有三个特点,使得它同中国的经济交往令人关注。第一,新加坡的居民以华人为主。在1993年年中,新加坡的人口约为287.38万人,其中的77.5%是华人。虽然李光耀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一直努力树立新加坡的民族特性并坚持认为新加坡居民是新加坡人而不是华侨,但新加坡的华人特性仍是不可否认的。第二,新加坡是国际社会承认的一个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以前的研究在外国学者对华侨华人同题所做的研究中,日本学者的研究动向一向备受重视。六十年代末,新加坡学者陈育崧先生发表过“日本的华侨研究蠡测”一文,概括地总结了从战前到六十年代后期日本学者研究华侨问题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高度评价了下列学者的研究成绩:须山卓先生对华侨社会结构的研究,内田直作先生对日本华侨社会的研究,游仲勋先生对华侨社会经济的研究,河部利夫先生提出的“第三民族社会形成论”,吴主惠对华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86,(2)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至十九日,来自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学者在南方名城广州市聚会,共同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以及华族同祖籍侨乡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这是我国第一次举行的国际性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学术会议,引起了国际上学术界同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是东南亚各国中华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华人经济在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华人企业集团变化发展为主线,对1997~2008年期间新加坡华人企业集团变化和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院李国梁(郭梁)教授著《东南亚华侨华人经济简史》已出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按照东南亚华侨华人在海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顺序考察了华侨华人资本在当地积累和发展的曲折过程,第一次系统地论还了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析、探讨了华侨华人经济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从根本上否定了歪曲和排斥华侨华人经济的谬论和流行观点,并对国内外近年来研究华侨华人经济的学术动态作了评介。对于华侨、华人经济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海外华人经济实力增长的估计、华人经济地位与当地民族主义的矛盾、海外华人与中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华侨、华人战后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讨论日趋“热门”,不断深入。华侨研究工作者能把视线逐渐转向较为现实的问题,无疑是一大进步。在多次的讨论中,对华侨、华人在战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取得了许多共同的认识,但对这种变化的性质和进程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华侨、华人在战后的变化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变化,还是实质性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变化,还是迅速的变化?是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华侨华人态度和政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华人群体在近30年来经历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和受到良好教育的华人新移民数量的增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华侨华人的态度和政策也发生根本的变化,根据国内外侨情变化的特点,制定出有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生存、发展,又能促进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务实侨务政策,从而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资,并与他们在各个领域里密切交流。  相似文献   

15.
姜永仁 《东南亚》2003,(4):51-57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就友好相处,通商通婚,建立了传统的胞波友谊。在反帝反殖斗争中,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通有无,使两国的传统友谊。旅缅华侨华人为中缅友谊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本文将从缅甸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华侨华人在政治上与缅甸民族的融合、华侨华人在经济上与缅甸社会的融合、华侨华人在文化上与缅甸文化的融合、华侨华人社会的未来展望等五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与探讨。一、缅华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始于交通,中缅交通始于腾冲的蜀身毒道的开通。蜀身毒…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中医药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燕清 《东南亚》2001,(1):29-33
新加坡的中医药业 ,最早是由南渡星洲的华侨传入的 ,经过华侨先辈不断努力而得到发扬光大 ,可以说中医药业在新加坡的发展是新加坡华侨、华人发展史的一个重要侧面。本文试图回顾中医药业在新加坡的发展历程 ,并就其现状和前景作初步分析。一、新加坡中医药业发展回顾(一 )新加坡中医药业的早期发展 (从开埠到独立 )中新之间最早的医药传播是以贸易为媒介的 ,宋元明清历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在向新加坡输入货物的同时 ,也把中医药传到了新加坡。在中新早期的医药交流和发展中 ,彼此引进了新医、新药来丰富各自的医学和医药品种。如新加坡的…  相似文献   

17.
华侨华人社会百年变迁及21世纪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 ,华侨华人社会进入了生长发育期 ,这一时期华社的发展无论是在“量”还是“质”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华侨华人所在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21世纪的华侨华人社会将呈现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真是多如牛毛。根据1988年的资料,共计有8980个。换句话说,3000多万华侨、华人,平均起来大约每3000个人中就有一个社团。新加坡是以华族为主体的国家,全国260多万人中,有各类社团4600多个,平均600人中就有一个,恐怕是社团较多的国家了。数量多、名目繁的华侨华人社团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血缘社团,按血缘为纽带而组合,称作宗亲会;第二,地缘社团,按地域为纽带而组合,称作同乡会;第三,业缘社团,按行业为纽带而组合,称作同业会。根据上面提出的1988年的资料,8980个华侨、华人社团中,工商业团体1403…  相似文献   

19.
在新加坡,儒学或曰孔学、孔教,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正宗,在一切思想流派中具有无可争辩的统治地位。随着19世纪初期新加坡开埠,华侨来此定居者日益增加,儒学也逐渐在当地华人社会传播开来。自19世纪80年代,晚清设置驻新加坡领事以来,新加坡儒学发展出现兴盛局面。清政府领事官员以及当地华人绅商通过办文社、建孔庙学堂和推广普及双语等方式,实现儒学与西学的对接,将新加坡儒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二战结束后,菲律宾华侨社会经历了深刻变化。“菲化运动”对华社产生强烈冲击,华侨社会陷入动荡。在菲律宾政府放宽华侨入籍条件后,华侨社会逐步演变为华人社会,其政治认同也发生了转变。这些因素不但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环境产生影响,也使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华人社会紧密关联,是深入反映华侨华人社会处境的一面镜子。为此,研究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可为进一步了解菲华社会提供良好视角,同时也可为当前汉语国际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