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经济迅速成长,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伴随这些变化,中国开始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社会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外交形成了一些新做法和新思路,被称作中国的"新外交"。"新外交"在客观上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后,美国重启文化外交这一"思想武器",以遏制国际恐怖主义和"反美主义"的蔓延.从机制、战略与项目三个视角观察,美国文化外交呈现出的新变化,表明其已走出后冷战时期的低谷而全面复兴.美国文化外交复兴的动因有二:减轻国内压力与应对国际危机.作为美国文化外交复兴战略推出的"全球文化计划",不仅攸关美国家利益,更可能导致一场世界文化力量的博弈,同时,国际社会还须警惕其中暗含的新冷战思维.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对外政策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重大历史阶段:一、毛泽东外交思想为中国外交奠定基础,使中国外交从20世纪50年代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转向70年代联美抗苏的"一条线"。二、20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领导实施了中国外交又一次重大调整,开启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受住了两极格局瓦解和世纪之交国际风云剧变的重大考验,为中国和平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三、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变化"沧海桑田",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习近平同志提出并领导实践的外交思想,已历史性地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纵观历史,中国外交之根本宗旨,正是始终服务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征程。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外交:一个新自由主义的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奥巴马的外交行动看起来大多是"试探性的"、"姿态性的",实际上可能预示着一场自罗斯福以来最深刻的外交革命.奥巴马外交的思想理论、政策构想和实践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美国外交正在进入一个新自由主义时代.然而,奥巴马外交能走多远,仍取决于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国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4号,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与校中东研究所和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共同举办了"中国外交的新领域、新议程、新机遇"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邀请了上海和浙江的国际关系学者就中国外交研究中的相关领域做了主题发言,讨论内容涉及中国的人文外交、准联盟外交、地方外交、人权外交、公共外交、援助外交、多边外交、经济外交、中国海外利益保护、20国集团、区域主义外交以及中国外交研究新议程和新机遇等话题。这次主题讨论得到《国际观察》杂志主编胡礼忠教授和执行主编武心波博士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对讨论内容作了必要的编辑和整理,以"主题讨论"形式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日本"中道"外交构想源于战后吉田路线,2l世纪初随着自由主义思潮在日本的兴起,该构想逐步走向了政策前台.定位为"中道"外交的日本外交新战略,其核心是解决对美对亚政策的平衡,最终实现日本的"自主外交"目标,从而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大国",实现"普通国家"战略.新当选的日本鸠山政府作为"中道左派"政权,正在进行"中道"外交的实践,以求重新树立日本的新外交形象.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外交:国内变迁、外部环境与国际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宗友 《国际观察》2006,27(4):33-4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念层面都展现了一些明显不同于已往的新特征,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新外交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社会发生剧烈变迁以及国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走的是由周边到全球,从实践到理念的发展轨迹.中国新外交的实践和理念,已经并且将继续对周边及国际秩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身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长为国际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外交需要向"大国外交"转变,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和有着独特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中国的大国外交具有不同于西方传统大国主义、霸权主义的特点,已经体现出中国的特色和风格。东亚地区是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重要区域,中国侧重于在经济领域强调"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表现出为地区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意愿;在推动地区合作上,突破"霸权稳定"的机制创设逻辑,以"平等包容"的治理理念倡导地区合作机制建设;以"和合"文化传统为基础,强调以"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地区秩序构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形势和国际发展进入新阶段,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任务紧迫而突出,需要在宏扬中国优秀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总结中国外交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内外形势变化、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外思想理论的交流、交汇和交锋,确定未来理论构建的方向.为此,我们需要从渊源条件、总体思想、战略思维和政策原则等方面加强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体系建设.中国的政界和学界要在构建的方向和重点上达成共识,在相关研究上形成合力,实现中国外交更快和更多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在国际上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形势日趋动荡。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日本的"右倾化"日益明显,朝鲜核问题错综复杂,蒙古发展"第三邻国"的关系,俄罗斯积极推进北极开发战略。上述新变化也给我国的东北亚问题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为学习落实中共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2014年3月12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举办了"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与东北亚研究新视野"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东北亚地区形势的新变化等前沿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本刊针对美日韩同盟、安倍政治与国家战略转型、朝核问题、中日韩合作、中俄北极战略、蒙古与北约的关系等一些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与思考整理成文,在此辑要发表,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变化,并对我国未来周边外交战略规划提供有益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大抉择,旨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进程,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七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完成顶层设计的"大写意",正在绘制聚焦重点和项目建设的"工笔画",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方面成就卓著,并形成一系列合作理念和机制规范,推动沿线国家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项涵盖经济贸易、政治外交、人文交流等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保驾护航下,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以推进全球公共卫生平台建设,并展现出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里,苏联问题研究任重而道远.本文认为,我们的研究领域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研究方法要坚持"合力论".研究对象是必须扎扎实实地认清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国情和历史,重新看待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很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军事共产主义";对新经济政策的意义还要着重研究,实行这一政策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几乎还是研究领域的"空白",填补这些"空白"对我们很有现实意义;苏联史中一直存在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任务,列宁最早提出问题,但在苏联没有得到解决,终于酿成了悲剧.作者欢迎就文章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强中国热点外交的若干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中国热点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思想、理论与实践等领域。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思想上,中国要从战略高度对热点外交进行定位,具体表现在要从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看待热点外交的战略重要性,要从中国的价值理念与外交政策定位热点外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要从国家利益、地缘政治、介入和参与的身份与环境要求等角度,对热点问题分类,并建立长效研究机制。在实践方面,中国应通过灵活运用外交基本原则、完善特使制度、增强外交统筹和平衡、加强中美战略对话、加大对伊朗核问题参与力度、创新外援体制、创新公共外交机制,解决当前热点外交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结伴外交"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呈现出多层、多样、多元性的特征,体现了中国接触世界、融入世界、塑造世界的努力,有助于避免体系性对抗冲突,推动国际体系变革朝着健康稳定、良性互动的发展方向。选择"结伴外交"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它深刻反映了国际环境变化、中国发展需求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中国采用更加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以适应更为复杂和不确定的国际体系,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展望未来,中国要推动"结伴外交"继续深入发展,持续打造发展更高层次、更富内涵的伙伴关系,突出支点国家作用,运筹大国竞争合作,构建遍及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锻造出中国特色的大国新外交。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国际观察》杂志是一本由教育部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研究国际问题和传播国际信息的综合性刊物。《国际观察》杂志始终把握世界局势变化的脉搏,力求通过自身与广大作者、读者的共同努力,成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共享的一大优质学术平台。本刊近期关注以下选题:1.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2.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秩序3.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建设与争鸣4."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5.新时代中美俄欧日印等大国关系6.国际治理及其"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外交实践和世界形势重大变化是影响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实践不仅体现了国际合作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出一些新的合作理念、合作模式和合作路径,很多是西方传统的国际关系合作理论所忽视或不能解释的。"一带一路"实践强调合作的平等性、开放性、包容性、过程性、长期性,坚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超越了西方理论视域下简单的制度合作、同质性合作和利益合作,这些为国际合作理论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元素。对"一带一路"实践进行理论凝炼不仅可以更好地彰显中国外交实践,还可以把中国外交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这也是将中国实践转化为世界普遍知识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中国经济外交转型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09年以来,东亚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和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导致了中美邻互动关系的新逻辑,由此降低了中国传统经济外交的战略效果。"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实现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大战略,正是在中国外交转型背景下经济外交模式调整的产物,其着眼点在于运用市场和经济资源开拓中国与周边及世界的外交新局面,以缓解周边战略压力和构造地区新秩序。"一带一路"需要发挥中国经济外交引擎作用,让地区关注点重新回到"共同发展"议题上,改变粗放的传统经济外交模式,以双边关系为节点有序缔结网状多边合作,通过打造周边战略支点国家,推进差异性经济外交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福田主义是日本在中国迅速发展、亚太地区成为新增长中心形势下的外交构想.它继承了福田主义的精神,是对冷战结束以后日本亚洲外交实践的概括,也表明今后的政策取向.中国是日本亚洲外交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日本将努力稳定中日关系,提高两国的合作水平,同时也更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动向.新福田主义的提出带有福田个人色彩,也是日本转向重视亚洲外交的历史必然.它的一些原则不会因日本政局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亲手开启的新中国人文外交,旨在将"一个和平的新中国"呈现给世界,并形成了"官民并举、和合共存"的人文外交模式,这是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独特的人文外交思想(如人民外交说、经贸文化双翼说、水到渠成论、关注国家美誉度、倡导尊重和理解等)与出色的外交实践相结合的硕果.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和速度,推动着中国迅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面临着一次特殊的大机遇和大挑战.新机遇意味着新环境,新角色意味着新担当.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环境总体得到优化,将迎来更快的上升期.就国际政治安全环境而言,危机开始使世界回归新现实的本质要求,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开始变革,这与和平发展要求相一致.但是,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也使国际战略环境步入不稳定期,西方对华加紧实施"两面下注"的战略,外部世界对中国迅猛崛起有疑虑、恐慌、排斥的复杂心态和"过激反应",尤其是国家安全挑战之多、影响之大、内外联动之紧密、周边地缘战略环境之恶化,为近年来所罕见.就国际经济环境而言,中国的经济成功在世界上被普遍认可,在危机中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被各国寄予厚望,国际地位和作用显著上升,同时,危机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而危机引发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是对中国的最大威胁.就国际舆论环境而言,总体上对中国是不利的.国际涉华舆论主要被西方主流媒体所垄断,它们涉华报道的框架和议题至今未发生根本变化,而我们的正面引导力和影响力不足,缺乏足够有效的中外交流沟通,从而形成国际涉华舆论环境的结构性矛盾和巨大张力.在新的国际战略环境中,我们要善于从挑战中捕捉和运用特殊机遇,推行外交新政,实施新的外交布局,真正做到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以便为未来争取更多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