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逆全球化"现象升温、中美关系充满不确定性、周边总体稳定且有明显发展优势的新环境下,中国可以将周边作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侧重点,尝试构建"新型周边关系",进而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新型周边关系是中国开始从参与者、建设者逐渐转变为引领者、贡献者的新身份定位下,为了推动周边关系与时俱进、给周边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而倡导构建的一种新的周边关系模式。新型周边关系以"亲、诚、惠、容"等新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周边命运共同体为新的建设目标。中国要在"利益—责任—规范"为核心的新型周边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夯实周边利益根基,深化战略机制对接,打造中国外交战略前沿和新增长点;肩负起建设性大国责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逐渐淡化周边疑虑分歧;增强软实力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引领周边共同改革和完善现有国际规范;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在周边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以此来构建新型周边关系和周边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新型国际关系观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它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继承和总结新中国外交理念与实践经验,批判吸收当代全球政治理念,其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紧迫的现实必要性。这一思想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准则,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具有鲜明的逻辑性、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中国特色。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必须秉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等理念原则,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新型国际关系观的提出,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和平发展环境、开辟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路径、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俄新《条约》及合作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签定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两国摒弃旧的安全观和思维模式,适应新时期国际关系发展要求而作出的合理选择.本文通过对中俄新<条约>的解读,就中俄关系发展趋势包括可能影响两国长远合作关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外交政策由上一时代以意识形态为轴心变为以内政为轴心,且由于国际关系总体体系的变动和可动用外交政策资源的约束,俄罗斯外交政策呈现出平行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特点。基于这一外交原则,这期间俄罗斯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形成了5种类型,即改变政权性质型;战略盟友型;外交筹码型;角色不确定型;普通经贸型。这些政策类型对于我们预测较短时期内俄罗斯与中东各国的关系有所帮助。但从长远角度看,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必将以某种稳定的新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为标志而结束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在俄罗斯试图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中的地位还充满变数,值得我们适时观察。  相似文献   

5.
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主义模式、空间—权力关系模式到结构主义模式 的演变。以结构主义模式为特征的地缘政治理论较好地发挥了对世界政治的解释功能, 但对动态 的国际关系的解释能力相对不足。因此, 地缘政治结构理论建设可以在继续完善以地理区域为单 元的传统结构理论的同时, 积极思考和探索以行为体为主体的新的地缘政治结构理论, 实现结构主 义模式中具体解释方法的创新, 以加强对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安全研究》杂志(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是中国第一本以安全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际关系、国际安全领域的一流学术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本刊提倡安全研究的中国视角、中国话语、中国议题,力争体现中国特色,将国际化和中国化结合起来,主要设有安全理论、安全战略和安全议题等栏目。安全理论涉及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式、流派、范式以及方法论等;安全战略包括在国际关系中如何实现安全目标、改善安全关系的策略、手段、途径和方法等;安全议题主要探讨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危机的新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光 《国际问题研究》2003,(5):40-43,31
国际危机是指国际间因若干方面矛盾激化而导致各种破坏正常国际关系的恶性事态发展。由于传统和非传统因素交织,当前国际危机带有扩展性强等一些新特征,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非传统国际危机愈益频发和突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新焦点。美国坚持旧安全观和冷战思维,坚持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传统与非传统国际危机发生的主要根源。如何有效应对国际危机特别是呈上升之势的非传统国际危机,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8.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蕴含着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智慧,体现了符合历史潮流的人类期盼。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需要。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当前国际体系存在的缺陷,特别是全球治理体系对新形势、新挑战的严重不适应,对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了迫切要求。中国致力于同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努力,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非洲外交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与正确义利观为核心理念,把帮助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同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等方向发展,中非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事务上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对非洲外交的理念与实践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美之间新型大国关系必须关注中美外交战略的核心理念。中美两国外交战略的分歧源于核心理念的不同。美国的外交战略核心理念体现为"领导地位"和"伙伴关系",其目的是维持美国在全球的霸权;中国的外交战略核心理念则围绕"独立自主"和"相互依存"展开,其目的是成功实现和平崛起。以不同外交战略核心理念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必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与障碍。如何化解中美之间的战略矛盾,克服障碍,避免走中苏分裂的老路,是关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否成功构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新型大国关系"成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为何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与内涵是什么?在国际格局发生深刻改组、国际力量对比持续演进、国际关系各领域发生深层次变化的今天,应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与传统大国关系有  相似文献   

12.
在 10世纪末叶到中法战争结束以前的绝大部分时间里 ,中国与越南维持着册封与朝贡的宗藩关系。根据传统的东方封建法理 (主要是儒家思想 ) ,越南封建王朝的每一个新君即位都必须得到中国封建中央政府的正式册封才算合法。越南的封建统治者定期遣使前来中国进行朝贡 ,接受中国封建皇帝的各种赏赐。有时 ,中国也派出使臣前往越南进行册封、宣谕和凭吊等活动。这就是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型国际关系的一般准则。进入近代以后 ,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东侵 ,传统的东方国际关系面临严重的挑战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以后 ,国际关系史进入以西方…  相似文献   

13.
1989年以来中苏(俄)建立新型国家关系,是两国对当代国际关系的一大贡献,中国对外政策的一大成就,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大胜利。从当前的国际格局来看在二战后的漫长岁月里,国际关系中曾经主要是由诸多统一战线、国际运动或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敌对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既为国际金融制度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战略机遇,也为一种开放、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体系的打造带来了契机。金砖国家对于国际制度和体系的包容性改进,对于新型国际关系体系和世界秩序的构建具有显著的启示意义。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切入点,本文论述了国际关系体系在权力和制度层面变迁进程的若干特点和条件,提出了关系金砖国家国际制度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打造新型国际关系体系的制度化安排,使全球治理的福利普惠全球民众,设计正义、共容和开放的国际制度,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呈现不平衡发展。除了原有直接涉及外交、政治、军事等领域的特征之外,更具备了很多非传统安全的内容,例如国际资本通过债务危机或量化宽松政策以隐蔽的方式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的索取,以及诸如“转基因”、“新物种”等新技术形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侵占”等等。中印两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势必首当其冲。所以,中印两国应建立起新型的发展中大国关系,从而应付新国际关系格局的挑战,并在国际社会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权利。  相似文献   

16.
文明对话的国际关系意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倡导和推动的不同文明对话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明间关系和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发展,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的特征性表现.本文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认为文明对话不仅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在国际对话趋势的深入发展、国际文化关系的进一步文明化、回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探索国际关系新范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文明对话将继续赋予国际关系更多的"文明精神".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新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不能解释国际变化,于是,历史社会学重新大规模地进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国际关系中历史社会学涉及众多的理论流派,它从不同于政治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国际关系,注重国际关系的社会和历史属性,尤其是把国家重新引入到国际关系分析之中,以此为基础重新铨释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如"国家"和"国际"等,并把它们置于社会或世界整体中考察其演进过程,尝试建立替代性的解释模式.这些解释模式远远超出了传统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是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建立新型政党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对外工作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共同应对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基础,适应世界政党格局演变为需要,主动因应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关系的历史变化。新型政党关系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为内涵,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交往的国际主义原则,彰显了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历史演进,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确立了新时代开展政党外交的指导原则和行动指南,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最新思想公共产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寻求各国政党的最大公约数,着力推动新型政党关系与新型国际关系相向而行,积极构建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创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建立新型政党关系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关系性”这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背景知识角度看,中国外交文化中存在一种“礼尚往来范式”,基本含义源于“礼尚往来”的经典智慧和“礼和天下”的悠久经验,但在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碰撞中遭遇挫折。新中国建立初期,“礼尚往来范式”被赋予崭新的时代含义,包括外交观念和实践中的“对等斗争”“平等互利”“同等尊重”,又在改革开放后增添了“礼法互鉴”的附加含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礼尚往来范式”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逐步实现了思维方式、表达形式、行为模式的有机结合,运用方式是“过程式对弈”“领域间互惠”“文明型共生”,主要特征是“重联通”“保增量”“促大同”。应加强对“礼尚往来”等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研究,有助于更好理解和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话语分析、文本解读是西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倡导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本文以福柯的"话语观"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了话语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关系;同时提出将批判性话语分析为核心的"多维话语分析方法"引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作为具体的话语分析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