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主权债务危机使欧盟对外交政策的关注减少,共同外交“国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地缘经济”回归,对外关系“经贸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防务开支大幅削减,CSDP前景更加困难.同时,欧盟在拓展与世界主要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调整周边关系、提升国际接受度等方面也作出新的努力.欧元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国际结构性压力下的一体化、多重外交架构的竞争与协作等因素将共同塑造未来的欧盟外交.  相似文献   

2.
欧盟公共外交源于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FSP)发展的需要.它以"信息与沟通"为主题,以全球热点事件、文化、学术和教育交流、对外援助以及基金资助为手段,极大地充实了欧盟对外政策,增进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民众对欧盟理念和价值观的认同,改善了欧盟同邻国的关系,并逐渐成为欧盟预防危机的有效机制.但是,欧盟公共外交在实施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欧盟内部机制缺失以及各成员国话语分权,导致欧盟公共外交活动存在分散和不连贯现象,且整体协调难度大,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3.
浅析欧盟对外"多边主义"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盟启动"南下"战略,欲建立"地中海联盟",并以其为推行对外"多边主义"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欧盟对外"多边主义"战略在内涵上有三个特性,即制度性、效应性和功能性,突出为欧盟集体利益服务.与此同时,欧盟根据新的战略思想调整外交政策:在全球层面推行气候外交,在区域层面促进地区合作,在国家层面推进"多边主义"伙伴建设.欧盟外交战略调整将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欧盟外交政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外交政策是欧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由于欧盟的特殊性,这一问题比较复杂,因此它也是一个研究难题。本文认为,欧盟外交政策不仅包括人们经常所说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还应包括其共同对外贸易、援助以及扩大等政策。欧盟的国际战略地位取决于其对地区和国际的影响力,以及其成员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一致对外。尽管欧盟国家致力于外交协调和趋同,并取得了进展,但将外交和防务权力上交给设在布鲁塞尔的超国家机构的想法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成为现实。这意味着欧盟将继续以不完全或不平衡的“一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相似文献   

5.
2016年6月28日,由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费代丽卡·莫盖里尼指导起草并亲自作序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全球战略》(简称《全球战略》)报告正式在欧盟对外行动署网站公布.①该报告以“共享愿景,共同行动:一个更强大的欧洲”为主标题,展示了欧盟在经受内外危机困扰的情势下以全球视野重新审视自身运转与革新的远大抱负.正如莫盖里尼在序言中所言,“欧洲的多样性将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世界正呼唤着一个更加自信和负责任的欧盟,这需要我们实践一种外向和富有远见的欧洲外交与安全政策”.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19日,欧盟召开特别峰会,推选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凯瑟琳·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根据欧盟《里斯本条约》,阿什顿的新职务合并了原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两个职位,同时她还兼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以协调委员会其他涉外部门工作。阿什顿遂成为“既有钱、又有权”的首位欧盟“外长”。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欧盟及其成员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发展援助提供者,在人道主义援助方面更是表现突出.根据欧盟2015年最新统计数据,在2014年全球总计216亿美元的官方人道主义援助金中,欧盟国家出资占比超过1/3.①对外医疗援助是欧盟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欧盟帮扶发展中国家的直接窗口,也是欧盟对外发挥影响力、体现自身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介绍欧盟对外援助的主要机构和合作机制基础上,探讨其运作方式以及主要做法,以为中国开展对外医疗援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欧盟策划了乌克兰“颜色革命”,但难以掌控乌克兰局势发展的情势,暴露了欧盟以下不足:经济持续低迷无法满足乌克兰财政援助的要求;难以采取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对外影响力下降;就业形势恶化,生活水平下降,极右势力上升,欧洲民众对欧盟信任度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9.
欧盟东扩中的"波兰现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在入盟过程中的种种作为被称作欧盟东扩中的“波兰现象”:在入盟谈判中要价高且从不肯轻易让步 ;时常就欧盟一些重大问题出来“搅局”。“波兰现象”的形成背景 :波兰拥有成为“欧盟东扩第一国”的客观优势和条件 ;波兰几百年遭外族入侵和奴役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交屈从于苏联的历史导致其大国抱负膨胀 ;波兰国内反对牺牲国家利益加入欧盟的呼声较强 ;伊拉克战争后波兰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得到强化等。“波兰现象”对欧洲一体化发展前景具有两方面的影响 :东扩后“波兰现象”在欧盟内部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持久性的外交行为 ,并且在其他中东欧国家被扩大化 ;伊拉克战争中受到一定损害的“魏玛三角”经调整后再加上英国 ,可能成为欧盟扩大后的领导框架  相似文献   

10.
自 1999年以来,欧盟独立防务建设启动并步入高速发展轨道,标志着欧盟建设已由经货联盟转向了政治联盟新阶段。欧盟加快独立防务建设是在世纪之交,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面临重组、“一极”与“多极”之争加剧的形势下,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欧盟外交安全一体化是一项庞大的国际系统工程,涉及国家主权的让与、国防结构的转换和调整,以及军工重组、改革等方方面面,不亚于其经济一体化的难度。欧盟独立防务的发展还受到美、 欧、俄大三角关系的制约。   欧盟共同外交安全政策作为世界多极化进程的组成部分,需经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强势推出基于社交网络技术的“公共外交2.0”战略,以求在新媒介环境下改善美国在全球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形象.但美国公共外交的战略预设与实际传播效果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将从媒介运用、传播模式、目标受众等方面介绍美国近期的公共外交战略,并从制度结构、信息内容、媒介技术等方面剖析美国公共外交遇到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思考美国公共外交的深层次问题,以为中国公共外交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首脑外交是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直接或间接出面参与和处理对外事务的外交方式.中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外交一直比较活跃.近年来,习近平主席积极倡导和实践对非首脑外交,实现了中非关系由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历史性飞跃.与历史上相比,新时期中国对非首脑外交在许多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如赋予大出访方式以新的时代意义;在“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基础上提出“真、实、亲、诚”的交往原则,全面发展同所有非洲友好国家的关系;既不断扩展合作内容,又将首脑会晤制度化.中国对非首脑外交的大发展在中非之间增进了友谊、深化了互利合作,并且对其他双边首脑外交和双边关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信息时代的网络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革命的发展,催生了网络外交.作为一种新兴的外交手段,它丰富了外交理论与实践,改变了我们对国家主权、国家权力的认识,并考验着国家外交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危机决策能力和日常外交管理机制.中国的网络外交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网络和信息主权面临挤压、外交主体单一、方法不多、公关意识不强.中国应对网络外交的主体加强引导,创新体制,做大做强网络外交群体,对内建设和谐网络社会,对外开创和谐网络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9·1 1”事件以后 ,美国更加积极地军事干预国际事务。面对新的国际形势 ,传统的外交、军事手段难以适应其战略要求。在联合国以及北约框架内美国实现其外交政策的空间正在缩小。因此 ,美国政府开始采用一个崭新的策略—非正式同盟。从克林顿政府到小布什政府 ,非正式同盟作为有效的外交工具被用来推进美国的全球战略。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 ,说明这一新的对外策略的特点 ,并结合几次军事干涉的实践来研究其对美国外交战略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日本的"价值观外交"与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日本外交迅速向“价值本位”倾斜,宣扬“人类普遍价值”和日本价值观的“价值观外交”成为其新特点之一。日本外交的新变化,反映出日本对国际关系中“软权力”的重视。为了推行“价值观外交”,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外宣”工作。日本外交正在迎来对外宣传的转折点。日本的“价值观外交”有明显针对中国的一面,日本试图以此牵制中国,进而主导未来亚洲的发展格局。今后日本与中国在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时,在形象和观念领域难免会有竞争。  相似文献   

16.
特别代表制度是欧盟为应对热点外交、推进对外政策一体化建设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已发展成为欧盟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经历了里斯本改革后,特别代表制度的机制设计更加完善,职能和角色定位更加清晰,并呈现出区域性、机制化、职能创新和价值观属性等四方面特征。特别代表制度的协调功能及试验—纠偏模式对其自身完善和欧盟层面外交机构改革也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7.
印度“东向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 ,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 ,印度调整了其对外政策 ,突出外交为经济服务 ,推行“全方位”外交 ,除继续保持和发展与俄罗斯的传统军事合作 ,加强同美国、日本及欧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外 ,开始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并提出了“东向政策”(LookingEast)。“东向政策”的执行 ,推动了印度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本文将重点阐述印度“东向政策”的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在此之上对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前景作一简要分析。一、“东向政策”的主要目标 印度推行“东向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两个 :1、为印度国内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8.
城市外交为何会蓬勃发展?其动力机制与全球化、信息化存在密切联系。全球城市网络对城市拓展全球联系形成一种外部"牵引力",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向城市集中产生内部"推动力",使城市外交成为可能。外部和内部的动力形成合力,使城市在全球化时代的外交舞台上获取施展空间。城市如何施展外交功能?理想的路径选择是将城市外交与国家对外战略有效对接,使城市外交成为国家融入国际体系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后,城市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场域和连接世界的关键节点。提高中国城市外交的水平既要顺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转型趋势,也要遵循城市外交发展的机制性规律,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共同努力,为构建立体化的总体外交格局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国家的政府和思想家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国际关系与对外政策对国家独立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他们依据战后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就拉美国家应奉行什么样的外交理论和政策,提出了与西方国家“地缘政治学”、“国际均势论”、“意识形态边疆论”、“泛美联防论”等不同的外交思路,使拉美国家的外交理论,政策和实践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从而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概而言之是“三大立论”和“两大重点”,即:多元外交论、平等伙伴论、美洲二元论,以及将和平与发展作为外交上的两大重点。  相似文献   

20.
王磊  刘建伟 《国际观察》2016,(1):135-146
为塑造强大有效的国际行为体角色,欧盟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愈加频繁地发起对外制裁,并在该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本文以制裁决策为切入点,首先探讨欧盟对外制裁决策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其在《里斯本条约》之后的最新发展与调整,然后分别从欧盟对外制裁理念、欧盟制裁中的美国因素以及利益—价值权衡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欧盟对外制裁决策的主要因素。随着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更为重要的行为体,对外制裁在其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将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