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艳华 《东北亚论坛》2007,16(4):126-封3
1905年革命中,俄国各政党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在推动革命进程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首先,从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影响以及革命的进程看,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社会革命党在革命期间积极扩大在农民和工人群众中的影响,在推动革命进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再次,作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代表,社会民主党在革命中同样发挥了重要影响,但就其整体而言,不足以与资产阶级政党相抗衡,其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俄国十月革命与匈牙利1919年革命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但革命的结果截然不同,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证明,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正确与否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这一结论,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独立后,国内政治力量十分活跃,各派政治势力纷纷建立政党。政见的不同导致各党派相互倾轧,国内政治一片混乱。普京上台后,开始对国内政党进行整合,出台了《政党法》,并对不同政党采取不同策略,这使得各派政治力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左翼政党经多次分裂,最终势衰;中翼政权党在普京的支持下迅速崛起,成为杜马最大党团;右翼势力也随着普京对寡头的打击而再度衰败。  相似文献   

4.
孔志坚 《东南亚》2012,(2):27-30
2010年大选后缅甸国内的政党政治出现了新的变化:大选前的“不合法”的民盟重新注册登记参加2012年的议会补选,获得43个席位,昂山紊季当选为人民院议员;缅甸国内注册登记的政党由2010年参选的37个政党增加到现在的46个政党,增加了9个政党。大选后的缅甸的政党政治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政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愈加明显,执政党——巩固与发展党一党主导下的多党政治有望逐步走向有序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黑非洲政党交往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与黑非洲政党的正式交往始于1978年,28年来成果丰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根据国内工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努力寻找对外交往新的增长点,不断丰富交往的形式和内涵,使与非洲的政党交往更趋活跃。中非政党交往的深入拓展极大地活跃了中非关系,也促进了各自党和国家的事业。今后,中国共产党对非洲的政党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非洲形势的特点,充分利用政党外交的优势,深化对非洲的政党交往与合作的内涵,为巩固和发展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6.
俄国社会革命党是俄国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民粹派政党。它吸收传统民粹派和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学说,形成自己社会革命主义的建党理论。社会革命党观点矛盾、组织松散、策略幼稚,是俄国从传统到现代过渡时期社会的不成熟性在政党上的反映。虽如此,社会革命党仍不失为一个代表农民利益,兼顾部分工人和知识分子利益的革命政党。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俄各主要政党在"应对危机"时其体系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金融危机推动了俄政党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政策纲领;政治体系的社会性因素进一步加强,民意在各政党中受到重视,公平与正义的理念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同。但从总体上说,俄罗斯政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变化尚处在进行当中,且本身还面临着诸多风险。随着政党的进一步规范整合,俄罗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政党必将出现。  相似文献   

8.
极右翼政党是当代西欧社会中不容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近些年来,西方学者围绕着极右翼政党的概念和认同、意识形态、极右翼政党的领袖与适应困境、极右翼政党兴起的原因等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评述,其中涉及的很多问题值得人们思索。西欧极右翼政党的兴起,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在全球化和后工业社会来临之际,以及在欧洲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西欧正经历着重大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9.
王衡 《亚非纵横》2015,(2):39-53,122,126
与"社会中心主义"理论视角下"印度现代化进程缺乏领导力量"的结论不同,本文认为,在"主权塑造"和"国家建设"两个现代化阶段,国大党始终是主导印度国家制度变迁的组织力量。国大党领导的印度现代化进程符合"政党中心主义"的特点,其经验启示:在后发国家革命型政党主导国家制度变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只有社会基础广泛的人民性政党才能主导国家制度变迁;政党需要在意识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不断进行适应性转型。  相似文献   

10.
政党经费是政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政党主要依靠党内融资和私人捐款筹集资金,国家对政党财政的规制和影响极为有限,政党与社会和私人资本的关系更为密切。2001年7月俄罗斯出台《俄联邦政党法》,首次明确了国家对政党的财政补助。普京执政后,随着国家财政补助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对私人捐助政党的限制,俄基本建立起国家对政党的财政补助制度和政党政治生活公开透明的法制框架。国家通过对政党财政的制度激励,强化了对政党的管理和监督,削弱了政党与私人资本的关系,这有助于转型时期俄政治稳定和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然而,一成不变的激励政策也使国家财政经费过多流向大党,一定程度上造成新的政党政治竞争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1.
文化同政党的关系至关重要。一个政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其重要的条件之一 ,就是要使自己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本文从文化在当今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的重大社会作用的角度论证了政党同文化的关系 ,提出 :一个政党要代表并体现先进的文化 ,必须实现有关文化的“四性”和“两满足”。就是说 ,这个政党所代表的文化要能满足当时社会在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上对它的需要 ,要能满足文化本身所固有的四个属性 ,即包容性、宽容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这是衡量一个政党所代表的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尺度。从这个尺度出发 ,文章分时期评述了苏共文化代表资格演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阿根廷现代政党的诞生为政党竞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12年培尼亚改革选举法为政党竞争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机,阿根延完成了从寡头统治向竞争性政党政治体制的转变.新的政治体制具有多元、竞争和开放的特征,而政党竞争的不成熟和脆弱性直接导致了1930年阿根延政党政治体制的坍塌,对此后阿根廷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方学者在界定民主巩固内涵时主要存在3种路径:政治制度路径、民主文化路径和多元综合路径。政治制度路径的理论家强调政党的作用,民主文化路径的理论家强调公民社会的作用,而多元综合路径则试图在两者之间折衷。1997年泰国宪法及之后的泰爱泰党的兴起为泰国第二波民主化之后的民主巩固创造了条件。然而,泰爱泰党并没有专心于群众型政党的建设,而跨越式地去学习全方位政党、卡特尔政党和商业公司型政党的经验和特征。这一学习模式在促使泰爱泰党迅速崛起的同时,也埋下之后在喧嚣中退场的隐患。泰爱泰党的政党学习实践反映出后发国家的一种学习困境,也揭示了政党模式的次序变迁与民主巩固之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4.
1983年结束独裁统治后的阿根廷重新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政党再度成为阿根廷政治生活的主体。但民主宪政的回归并没有相应地促成政党政治的制度化,先后上台执政的激进党和正义党均不同程度地陷入治理危机的泥潭。究其根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阿根廷两大传统政党内部的治理缺陷(如政党的运动主义倾向、独立性差、缺乏党内共识、支持基础薄弱、联邦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等等)。内部治理的失败使阿根廷政党没有真正发挥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媒介作用,丧失了政党的基本职能——表达民众的利益,其结果迫使民众常常诉诸于体制外的社会动员或街头抗议等形式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造成社会政治动荡频发。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政党的崛起是后苏哈托时代印度尼西亚政局出现的重要变化之一,标志着印尼政党制度进一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短时间内伊斯兰教政党还不太可能在该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本文分析了印尼伊斯兰教政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对其在印尼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政党法》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独立后,由于实行多党制,政党数量较多,成分复杂,各派斗争不断,给俄政局带来了严重消极影响.普京上台后,加快了以法治党进程,各派政党在制定政党法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俄罗斯政党法出台的背景、讨论及通过的过程,强调指出这是普京为依法治党、稳定国内政局的重要举措;第二部分论述了俄罗斯政党法的几个主要特点,简要介绍了政党法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对政党法通过后对俄罗斯政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党法对促进俄政局稳定和建立两党或三党体制将起积极作用.但近期内也可能给俄政坛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政党在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相当活跃的角色, 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逐渐受到 国内学术界的关注。目前, 学者们初步分析了世界各国政党体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以及政党政治 与国际政治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阐述了开展政党外交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论证了政党作为非政府 组织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新型行为主体, 其影响已渗透到一个国家内政、外交活动的各个方面, 并 因此影响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原则,政党政治则是现代政治生活的要素和主要组织方式。政党和政党政治研究的概念和分析工具主要来自相对成熟的、在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理论,但关于“第三次浪潮”民主国家的研究更为关注这一理论所忽视的许多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后发国家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巴西的政党政治状况,可以清晰地认识巴西政党与政党制度许多突出的内容、特点和风格。但经典和新兴理论都不可能穷尽“第三次浪潮”民主国家政治发展进程及其理论总结,巴西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实际状况尚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图为这一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9.
甘峰 《东北亚论坛》2007,16(6):62-66
2003—2007年日本国会选举,在自民党与民主党两大保守政党的竞争态势下,养老金制度改革与危机成为影响日本政党走势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是,政党支持结构已经由传统模式向业绩投票模式转换,可是,"中位投票者"偏好的政策构想,基本相同的养老金制度致使投票人无所适从;投票人希望候选人成为能确保投票人偏好的政策代理人,然而,5 000万份年金记录丢失,致使养老金危机转向政党危机。构筑让国民信赖的养老金制度是走出政党危机的路径。日本养老金危机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党制度的改变是中亚国家独立以后政治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亚各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和本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政党体制: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祖国”党主导下的多党制;乌兹别克斯坦形成了只有少数几个合法政党存在的有限多党政治体制;没有能起主导作用的政党是吉尔吉斯斯坦政党体制的显著特征;民主党一党执政是土库曼斯坦政党政治的一个特点;允许具有宗教性质的伊斯兰复兴党合法存在并在议会中占有席位使塔吉克斯坦多党政治体制有别于中亚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