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Q式足球     
美国人上了月亮,中国人冷笑着,因为我们的嫦娥早就去了;足球踢不出去,有人就说,足球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们祖先早就“阔过”……拼了44年后,中国足球终于幸运地打进了世界杯,好像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一切都新鲜,“今儿真高兴”,为了明儿也高兴,没别的办法,只好有劳阿Q出场,他是我们队的影子队员!  相似文献   

2.
前些天一位“京味儿作家”很感慨地说,京味作品不大时兴了,在许多地方不大受欢迎,这是实情。其实,老舍先生当年也遇到过这问题,老舍先生早年的作品曾经写了不少地道的北京话,北京以外的、特别是江南的读者读起来就有些不大明白。他举例说,描写一个人从椅子上滑下来,他写成“出溜儿”下来,生动而且极具京味儿。可外地人不懂,他们不明白一个人怎样从椅子上“出”而又“溜”,结果,这生动与地方特色反而将一批读者拒之门外。毫无疑问,北京话是北京文化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一个会说北京话的人,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北京文化的专家,或许他连…  相似文献   

3.
电视梦魇     
他和第一任妻子离婚的原因是:他厌倦了她的表现。 他每天回家,都看到她坐在电视机旁,对着那个吵闹得人的耳朵要塞起来才能做别的事的箱子,她却咯咯大笑,并且还邀他一起参与:“真好看,你快来看呀!” 然后他沉着声音说:“我要吃饭了。”她才依依不舍地从箱子前面站起来,一边往厨房的方向走去,一边回头,眼睛在留恋箱子里的人的喜怒哀乐。 如果只是这样,他倒能在不能忍受之间寻求平衡点,找出某些她的优点。比如她一定为他准备晚餐,煮的都是他喜欢吃的食物,为他洗脏了的衣物,还替他缝衣服等等。 令他最不能承受的是她居然没有陪他一道吃晚  相似文献   

4.
来美已经度过三次圣诞节了。其隆重、热闹的气氛和我们老中过春节差不多。别的不去说了,就那大、小包的礼物交换,让我差点儿跌破眼镜。常言道“礼多人不怪”,但凡送礼,至少脸面上得过得去,不能太寒酸。老美送礼,一般似乎并不刻意追求,  相似文献   

5.
龙生     
潘国本 《新青年》2005,(5):33-34
龙生住在苏皖交界一个叫望牛墩的小村上。听到龙生住进县医院,英英马上找了过去,按病区寻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龙生,见他换了一个人似的,眼泪直滚了下来:“龙哥———你咋搞啦。”龙生见了英英,眼睛一亮:“哪个吃了五谷不生灾?没事,英英,我看你应该抓紧了重找一个,后边的日子长着呢。”龙生是刚晓得她那男人缠上了别的女人,他们离了。“你呢?”“我?你不比我,一人吃饱了全家吃饱了,你有家有母的,难!我就不信,论人品论德性,你碰不上一个称心男人。”英英在床头倒起一杯水,想端着给他喝,龙生接过手,抖抖地捱到嘴边:“你单位、家里都忙,去吧,医院也…  相似文献   

6.
人们或许还都没有忘记:他,曾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铁道部长,又是人民解放军的将军。但人们或许还都不很清楚:他,曾经是张学良先生亲自指引和关照过的中学生,又作为机要秘书在“西安事变”前后的三年间为张少帅保管过大量的机要文件,包括张少帅和赵四小姐之间的情书……  相似文献   

7.
再见纽约     
纽约是我去过N次的地方,每次去都会有一大堆的怨言。但每次离开时,又都会恋恋不舍……纽约是一个很难用几句话描绘清楚的地方。纽翰·斯坦贝克曾经如此描纽约:“我认为纽约跟其他城市很不一样。它没有如洛杉矶或新奥尔良那样强烈的地方特色,但它具有所有地方的特色——实际上它就是一切。这城市最大的特点是,它永远不会让人厌倦。”  相似文献   

8.
刚到西双版纳首府允景洪,地方干部岩峰便拉我去曼景兰。他说:“曼景兰可是西双版纳的旅游热点,那里的傣味最浓、最烈,定会叫你流连忘返。”沿着椰树摇曳的大街,踏着晚霞的金黄色余晖,我们走进澜沧江畔绿树掩映的曼景兰寨。但见一幢幢傣家竹楼鳞次栉比,沿街停放着大小汽车和摆放  相似文献   

9.
一他坐在她的对面,淡淡地说起了这几年经历的故事。她微笑地看着他,他有着一张白净却很忧郁的脸!她更喜欢看他的眼神,冷漠里流露出一缕忧郁、落寞,还有点酷,让人情不自禁地想亲近他,安抚他,听他诉说,为他解忧!其实他是一个怪人,因为他生性孤癖,不爱去人多的地方。不开心的时候也只是皱皱眉头,更不用说在酒吧里一醉方休了!他一直以流浪者自居,说自己到处漂泊,四海为家!给人感觉像个艺术家似的。可他说自己根本算不上艺术家,在美国最不值钱的就是艺术家了,  相似文献   

10.
时空命案     
花涯 《新青年》2015,(2):57
[一]我叫王勇胜,今年8岁。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别的小朋友会这样敌对我。明明是他们有错在先,我只是没收他们的糖去告诉了老师而已,这难道也有错吗?我们难道不是要做一个正直、无私、善良的人吗?小溪里是我颓唐的影子,然而忽然间,却又映出了一个大人的身影。他来到了我身边,我看到他的脸上有一颗黑痣,在同样的地方,我也有一颗。"喂,小家伙,一个人很无聊吧?要不要和叔叔一起去玩?"我抬头看他,  相似文献   

11.
爱的回音     
个青年总是愤世嫉俗,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遭遇了许多误解和挫折。他的性格和理想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渐渐地,他养成了以戒备和仇恨的心态看待他人的习惯。在压抑的环境中他很苦恼,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排斥他,他度日如年,几乎要崩溃。有一天,他为了散心,登上了一座景色宜人的大山。他坐在山上,无心欣赏幽雅的风景,想想自己这些年遭遇的误解、歧视、仇恨、挫折,他内心的仇恨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他大声对着空荡幽深的山谷喊着“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恨你们!”话一出口,山谷里传来同样的回音“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恨你们!”,他越听越不是滋味,又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的朋友林是个坚强的人,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他很能打架,受过许多伤,无论多重,在我的记忆里他都没有流过泪。那年大学毕业,他谈了一个女朋友,小雪,他很用心,经常占用我们长期以来默已成规的喝酒打牌时间,去陪那个女孩逛街,购物。我却对她好感不多,也没什么理由。这种对人莫名奇妙的喜恶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吧。我记得那是个傍晚,我还没  相似文献   

13.
浩然离开我们多年了。这位写出过《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等80多部书的著名作家,与我有三十几年的交情。他是我的良师、益友和亲爱的兄长,我对他的忆念真是太深了!浩然尽管是很有名的作家,字写得很好看,但因为他文化底子薄,没很好地练过写毛笔字,所以很少给人写大字。许多人包括报刊向他求字,他一般都是婉言谢绝,有一次是例外。那是1982年3月,他过50岁生日。  相似文献   

14.
张大脚 《新青年》2005,(4):16-18
“你要记得好好爱惜自己。”挂断电话,我坐在列车里,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我没有告别,和青儿。我要离开,或许永远也不再回来。我不能再去见她了,或者要求她来送送我。因为我心里很清楚,如果见到她,我绝对不舍得离开。  相似文献   

15.
红梅 《海内与海外》2005,(12):76-76
我正坐在麦当劳,夫去排队买东西。我就东张西望,观赏着周边的风景。在我眼里,一切皆入景,不是狭义的风光。隔着一条小道,一对青年男女映入我的眼里。麦当劳的小桌,只有半米长宽,蓝色的塑料小椅是固定的。男的大概有30岁上下,精瘦。他最吸引我的是那张脸。他的脸很白,但不细腻,有些青春痘留下的坑。鼻子细高,有点鹰钩。薄唇,嘴的弯度很大,呈U形。他的眼不大也不会小,但我一直没法看清,因为自从我注意到他们,一直到他们离开,那男人的眼都是大幅度地弯着。他的嘴上弯,眼下弯,只有鼻子支撑着不让它们跑到一块去,而脸上很清晰地看到他肌肉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你最讨厌别人说哪句话?我问过一些人,答案各种各样,但每一个都那么值得玩味."干什么去了?和谁啊?"这样回答的是个中年男人.每次回到家,妻子这样问他时,他就忍不住想发作.夫妻之间贵在信任,就算不信任,也不能像审贼一样生硬啊!  相似文献   

17.
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最近,你在写什么?我却不知道怎样回答。文字与话语都有彼此不能达到的部分,有的文字写出来很好看,说出来却可能索然无味;而有些话说出来非常俏皮,写出来却不怎么精彩。有的电影也是,写它说它都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只能去看。《哭泣的骆驼》就是这样一部带有故事色彩的记录片,它独有的、不能用文字来转述的好处只有看了才会知道。《哭泣的骆驼》是蒙古女导演宾巴苏伦·达瓦与路易吉·法洛尔尼合作导演的,描述蒙古游牧民族生活。她展示的是蒙古人清静、平淡的日常生活场景,只是在讲述一个说出来没什么大意思的小故事。如果观…  相似文献   

18.
蒋老师     
高三刚开学时要换许多新老师。第一堂语文课,我们都很兴奋,铃声响了,进来的是一位男老师。我看着面熟,忽然想起来,中考时他监过我们的考场。班长喊起立,而后我们正想习惯地坐下,他突然说:“同学们好!”我们一怔,旋即还礼:“老师好!”声音参差不齐。“我姓蒋,”他自我介绍道,“草头蒋。”“蒋介石的蒋,”有的同学开始发挥想像力。“对,就是蒋介石的‘蒋’。”他没有一点愠色,亲切感就在那时产生,而后再也未消失过。他开始给我们分析高考形势,然后提出上语文课的要求,最后话题落在作文上。他要我们选出几名同学带领全班批改作文。我知道毫无悬…  相似文献   

19.
罗西 《新青年》2005,(1):42-43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上海男人,甚至对其攻击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常见一些北方人在小品或者相声里尖刻地夸大所谓上海“小男人”的莫须有的毛病,有些狭隘。我不是上海人,但是我接触过不少上海朋友,如果非得要给他们“一族”分类的话,他们是体面的绅士的时尚的顾家的。有不少洋人讨厌贝克汉姆,特别是一些英国本土记者对他很不感冒,认为他是“黑人偶像”,因为从他身上可以挖掘出许多黑人街头流行文化的元素。其实,在我看来,小贝更像个上海男人,现在比较流行“疑似”一词,所以我给他的称谓是“疑似上海男人”!不知为什么,太多凛然男女不…  相似文献   

20.
母爱的阳光     
利民 《新青年》2004,(4):11
看得见阳光的眼睛一个青年送母亲回乡下,母亲问他:“你都结婚3年了,工作和生活都随心吗?”青年神色黯然,说:“不是很如意,妈妈,为什么我总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呢?”这时他们走进了一片林子,母亲忽然问他:“你看,地上都是什么?”他向地上望去,阳光的照射下,地上满是斑驳摇动的影子,便回答说:“那是树的影子啊!妈妈。”母亲叹了口气,说:“傻孩子,你怎么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