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弱毒三联冻干苗(简称猪三联苗)的研制,首先要有良好的弱毒菌(毒)株,同时又要保证各抗原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制苗工艺简便,为此曾对猪丹毒菌培养液中试加吐温-80,虽能获得高菌数的菌液,但是配成三联苗后严重影响联苗中的猪瘟毒价。我厂1975年和1979年又先后对猪三联苗中猪丹毒菌、猪肺疫菌的培养材料和工艺进行改进试验,获得可喜的成效,并获得全国科技成果大会奖状,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养猪的国家里猪丹毒仍是一种重要的传染病,红斑丹毒丝菌对火鸡与绵羊也可引起发病与死亡。此病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猪栏中的污泥与排出的粪水中常含有红斑丹毒丝菌。健康猪的扁桃体及其他淋巴组织约有30~50%带有红斑丹毒丝菌除猪以外,啮齿动物、鸟类、鱼类、昆虫、各种家畜及野生动物也曾分离到红斑丹毒丝菌(以下简称E.r.)。自然界有这样多的动物带菌,无疑地对人、畜的健康是一种威胁,对猪丹毒的防制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又称鸡瘟(Fowlplague)、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生鸟类均可感染。因宿主和病原的不同,发病情况多种多样。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引起鸡群中100%的鸡发病,75%以上的病鸡死亡;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引起任何症状,仅能从感染鸡的血清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抗体;禽群感染温和型禽流感病毒后,临床上仅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呼吸道症状,排黄绿色稀粪,产蛋下降,零星死亡。根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强弱,可将禽流…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病毒是引起家禽、野鸟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的病原,该病多年来许多地区均有报导,严重危害养禽业。该病毒最早发现于1900年,Contanni等人报道了鸡瘟;相继在1956年Blaskovic等人报道了鸭体病毒;1961年Becker报道了燕鸥体内的病毒;1963年Lang、Wellsc报道了火鸡体内的病毒;1965年Rinaldi、Pereira报道了鹌鹑体内的病毒。由于国际上纷纷报道及其危害性日益加大、引起人们高度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代以来,对猪普遍地进行了预防接种,猪丹毒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有些地区仍有散发流行。为了摸索发病规律,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对猪丹毒疫情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流行病学特点 近些年来,猪丹毒病出现以下新的流行特点: 1.易感年龄;收集的1966~1980年期间发生的657头猪丹毒病例中,40~100斤重架子猪602头,占91.62%;100斤以上肥育猪28头,占4.22%;100斤以上的种母猪10头,占1.52%,120斤以上的种公猪3头,占0.45%;40斤以下的仔猪13头,占1.98%。说明猪丹毒主要发生在40~100斤的架子猪中。  相似文献   

6.
经试验猪大剂量(2400亿至4200亿个菌)口服猪丹毒豚鼠系弱毒菌株(G370)是安全的,血、粪、尿检查无菌,不引起同居感染;而强毒菌经口服可使猪发病死亡。口服G370菌10天内迫杀猪在淋巴结检菌阳性,10天后则为阴性,证明口服本菌后不能长期带菌。G370菌株通过猪体10代和G450菌株通过猪体5代后均未见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简称猪三联苗)系由中国兽药监察所等七个单位组成的科研协作组,以猪瘟兔化弱毒54-Ⅲ毒株、猪丹毒GC42及猪肺疫Eob30弱毒菌株研制而成的细菌和病毒联合的弱毒苗。这是我国首创的疫菌苗之一。经按每头剂含猪瘟150个免疫量,即兔化毒的毒价为10~(-4),实有组织量0.015克、猪丹毒菌5亿、猪肺疫菌3亿计算,以20%铝胶水稀释为每头剂1ml,注射断奶仔猪免疫后,分别攻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强毒,均能达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在畜禽中,己见报道的有牛、猪、羊、马、犬、绵羊、鸭、鸡、火鸡等多种动物,但主要多发于牛和堵。据Muir及Jaffe报道,肝细胞癌与伴发肝硬变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并与肝细胞的增生——不典型增生——癌变等也有一定关系。 畜禽原发性肝癌与人的原发性肝癌,在流行病学上具有相似性,例如人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当地鸭和鸡的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也很高。但在骡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例,不论在国内或国外的报道都较少。本文报道的两例白色骡原发性肝细胞癌,己转移而全身化的病例。 (一)病理解剖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念珠菌病(Moniliasis)是由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亦称鹅口疮、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霉菌性口炎和碘霉菌病等,常发于鸡、鹅、火鸡和人,但不见于鸭。1984年6月丽水地区雏鸭发病,经笔者诊断为念珠菌病。 (一)发病情况 养鸭专业户张某于1984年5月初购入3000羽雏鸭,圈养在旧榨油坊内,场地阴暗潮湿,一周龄时就见鸭群中有个别雏鸭出现气喘症状,20余天龄时,病情加  相似文献   

10.
从湖南省长沙、益阳、常德3市6个鸡场的436只鸡,2个鸭场的160只鸭,2个鸽场的32只鸽,1个鹌鹑场的30只鹌鹑采粪样检查.结果,3个市的鸡和鸭均有隐孢子虫感染,感染率分别为4.59%和3.75%.其中2~18周龄鸡的感染率为7.14%,25~60周龄鸡的感染率为1.51%;AA鸡、伊莎鸡和艾维茵鸡的感染率分别为5.56%、5.21%和3.33%.罗曼鸡、长沙黄鸡为阴性.鸽和鹌鹑未查到隐孢子虫.剖检20只隐孢子虫阳性鸡,取盲肠、腔上囊、小肠前段和中段、气管粘膜涂片镜检,感染隐孢子虫的标本分别占所检标本数为85.00%、40.00%、45.00%和0.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对各种淡水鱼类寄生吸虫囊蚴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证实十多种鱼体内都不同程度的寄生多种囊蚴。为对其鉴别,用部分囊蚴感染鸡、鸭、鹌鹑、兔,获得对体属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台湾次睾吸虫、宜春次睾吸虫成虫。其中宜春次睾吸虫为新种,其他虫种为江西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已知A、B、C、D、E各型产气荚膜梭菌可对牛、羊、猪及人致病。K(?)hler(1971)认为民主德国的鹌鹑病(家禽的溃疡性肠炎)的病原是一些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强毒菌株。国内因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鸡的疾病报导罕见。1983年在新疆石河子星火公社某农家所养的30~40日龄雏鸡突然发病死亡,经作者诊断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雏鸡急性肠炎。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近年发生和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随着鸡IBD广泛发生和流行,河南许多鸭场一直疑似有本病的发生,主要危害5~30日龄的雏鸭,为弄清病因,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1材料与方法1.1病料为采自河南省滑县及郑州市郊区自然发病雏鸭的腔上...  相似文献   

14.
选取从临床感染禽Ⅰ型副黏病毒(APMV-1)的鸡、鹅、鸽、鹌鹑、珍珠鸡、孔雀、画眉鸟等7种禽类病例分离到的9个代表性毒株,分别对鸡、鹌鹑、鹅和鸽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结果,除鸽源毒株gxp22对鸡和鹅无致病力外,其他8个分离毒株对鸡、鹌鹑和鹅都有较强的致病力,死亡率为60%~100%,试验鸡表现的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最明显,鹅的比较明显,鹌鹑的则最不明显;3个鸽源分离株对鸽的致病力都很强,死亡率均为100%。所有毒株对4种禽类的致病性与其临床特征相符。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9个分离株除鸽源分离株gxp22外,均为泛嗜性的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外家畜传染病的流行情况,除世界各地都有炭疽、巴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病和猪的地方流行性肺炎存在外,在我们的亚洲邻国中,多数还有口蹄疫、羊痘、苏拉、猪瘟、狂犬病、鸡新城疫、鸡痘、鸡伤寒、鸡白血病和各种家禽的呼吸道传染病。印度还有牛肺疫。印度和阿富汗都有牛瘟,且曾于1969年蔓延到伊朗和巴林,1970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9月 ,临夏市城关乡某鹌鹑养殖场饲养的 1 36 9只鹌鹑部分突然发生一种以腹泻、呼吸困难、头颈下垂、腿和翅麻痹为特征的疫病 ,发病率为6 5 % ,死亡率为 4 3%。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该场流行的疫病为鹌鹑新城疫。1 发病情况该鹌鹑养殖场 8月中旬从外地购进 32 6只 4月龄雏鹌鹑 ,进场后未采取隔离、观察饲养等措施 ,即与本场 2 86只 3月龄雏鹌鹑合群 ,直接放入未经清扫、消毒 ,饲养过鸡的鸡舍中 ,与其他鹌鹑群的运动场只隔一道铁丝网 ,场院内还散养着十多只鸡 (未接种过鸡新城疫疫苗 )。该场建立在…  相似文献   

17.
8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中旬,我县发生猪丹毒流行,波及近一半大队,发病总数约占全县总猪数的15%。流行初期,仅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剖解变化不能作出确诊。为此我们对若干疫点病猪进行了细菌学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动物接种感染试验和免疫试验,确定是猪丹毒流行,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了疾病蔓延。这次我们对猪丹毒流行的季节性、疹块型的发生率及败血型的体温表现做了统计观察和分析,并与书本上关于该病的传统提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鹌鹑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掌握河南省鹌鹑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河南省鹌鹑养殖量较大的5个地市47个鹌鹑养殖场(户)进行了调查.共采集1 818份粪样,经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3.15%(239/1 818).根据形态学特征,将分离到的2种隐孢子虫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和火鸡隐孢子虫.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品种鹌鹑之间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但鹌鹑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具有一定的地区、季节及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褪黑素水平对禽类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通过控制不同光照条件,分3组(短光照组、长光照组和对照组)饲养鸡45只、鸭45只、鹌鹑45只,采用荧光双色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鸡、鸭、鹌鹑外周血中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Bu-1a B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短光照组由于体内褪黑素水平较高,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Bu-1a B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长光照组由于体内褪黑素分泌较少,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Bu-1a B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内源性褪黑素对鸡、鸭、鹌鹑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猪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转变 ,甘肃省规模化养猪场疫病流行与危害日趋严重 ,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和动物产品贸易的主要“瓶颈”。因此 ,摸清规模化养猪场猪病流行及防制现状 ,掌握疫病流行动态 ,探讨疫病防制对策 ,对保障养猪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疫病流行现状1.1 旧病未除新病增加 甘肃省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黄白痢、猪喘气病、日本乙型脑炎等原有疫病尚未控制的情况下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又相继查出了数种新发猪病。他们是 :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