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抗体水平的消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人工感染豆状带绦虫犬自然排出的孕卵节片,虫卵计数后以不同数量感染家兔,定期采血,待囊尾蚴成熟后扑杀,计数.同时,用豆状囊尾蚴粗制抗原所建立的ELISA诊断方法,检测家兔的抗体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家兔在感染后第3周血清抗体呈阳性,且抗体水平逐步上升,第8周达到最高水平,直至第10周扑杀时仍呈较高的阳性水平.抗体水平随感染数量的增加而升高,虫体负荷随感染强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感染虫体数量的多少对抗体出现的时间影响不大.研究结果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预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即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骆驼、猪、马等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及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包虫病。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成熟的孕卵节片随终末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其中...  相似文献   

3.
绦虫蚴是寄生在中间宿主人、家畜(猪、牛、羊、兔)以及鱼的肌肉、内脏或脑内的各种绦虫的幼虫的总称。如果人或家畜吃了含有这种绦虫蚴的肌肉、内脏或脑,就能分别感染各种绦虫,给人体健康或畜牧业发展造成损失。而绦虫病患者或患畜排出的妊娠节片或虫卵,如被人畜吞食,又能使人畜感染绦虫蚴病,造成循环感染。因此,熟悉一些绦虫蚴病的知识,对开展绦虫病的防治,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仅就常见的十种绦虫蚴病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可寄生于羊、牛、驼、猪、马及其他野生动物,引起棘球蚴病。该病常使动物生长缓慢,乳、肉、毛产量低劣,受侵内脏废弃,甚至造成死亡。而且棘球蚴还可使人致病。目前防制此病的主要手段是消灭野犬、狼和狐狸等终宿主,给牧羊犬、猎犬、警犬除虫,禁止将有病脏器喂犬,以及重视人的防护等。其中一年四次的除虫措施,是根据犬吞食含有头节的包囊后,在其肠内经2.5~3个月发育成熟,并排出大量虫卵污染环境的认识而提出来的。为了考查细粒棘球绦虫在犬体从发育到成熟的具体期限,我们曾于1964年在甘肃省皇城草原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探索。方法是:将新鲜棘球蚴虫包囊喂给当地羊群上14只刚刚断奶的幼犬,并从感染后第30天起,每10天一次粪检试验犬有无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经第30、40、50天3次检查,均未见虫卵排出。原计划拟持续到第90天止。后因故中断,于第58天将试验犬迫杀。结果在肠道中发现数以千百计的虫体,镜检孕节,内含大量成熟虫卵。提示了细粒棘球绦虫在犬体不是经2.5~3个月才发育成熟,而是最晚在第58天即达成熟,并开始向外界环境排出虫卵。  相似文献   

5.
据文献记载,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孕节脱落时限大体为34~58天。陈义民(1983)报道,犬感染后58天开始排卵;薛弘樊等(1981)、张雁生等(1987)在感染51天的犬粪中检出虫卵;张亦丽等(1989)对感染犬定期剖检观察,结果第45天的虫体出现成熟虫卵。为确切掌握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成熟的时间,为棘球蚴病防治中对犬进行无污染性驱虫的间隔期限提供生物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卵因被包埋在粪内排出体外,传统用竹筷搅拌,使虫卵散入水中,才孵化毛蚴。这一工序既费人力、时间,又污染很多工具,散失虫卵,是一个急待改进的课题。我所近年来,提出用旋涡混合器来处理含卵粪便孵化毛蚴,经过试验,效果理想,不但代替手工操作,而且将粪便内虫卵释出到水中,既不污染工具,又不损伤虫卵,反有促进孵化毛蚴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绵羊-犬源细粒棘球绦虫的六钩蚴尾静脉注射感染昆明小鼠10只,每只接种六钩蚴600枚.结果,在接种后62-83 d内小鼠全部死亡,剖检死亡小鼠其荷囊量为2-40个.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用丙硫苯咪唑进行体外虫卵孵化试验检测羊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对23个羊场的25份田间样品用丙硫苯咪唑和噻苯咪唑进行了虫卵孵化试验并与先前减卵试验(faecal egg count re-duction test,FECRT)的结果比较。结果表明,25份样品中,丙硫苯咪唑和噻苯咪唑对受检虫卵的半数致死量(LD50)均值分别为0.050 1和0.054 0μg/mL,差异不显著。FECRT检测有抗药性的4个羊场,75%的样品对丙硫苯咪唑和噻苯咪唑的LD50均值均在0.1μg/mL以上,只有1个羊场的的LD50值分别为0.068 9μg/mL(丙硫苯咪唑)和0.071 2μg/mL(噻苯咪唑)。检测为可疑的2个羊场,其样品的LD50值为0.04~0.07μg/mL;FECRT检测敏感的蠕虫群体的LD50均在0.04μg/mL以下。此外,丙硫苯咪唑用纯的二甲基亚砜溶解和稀释后于4℃保存7 d,LD50值变化不大,提示药效无明显下降,而保存14 d后药效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毛圆科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虫卵孵化试验对乌鲁木齐地区四个羊场饲养的羊感染的毛圆科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两个南山羊场的虫卵孵化半数抑制度(ED50)分别为0.002和0.050μg/mL,两个屠宰场育肥羊场的ED50分别为0.270和0.293μg/mL,屠宰场育肥羊场的ED50远大于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协会推荐的0.100μg/mL.结果表明,该地区羊场存在抗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毛圆科线虫,而且抗药性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不同醋酸地塞米松剂量和不同猪源隐孢子虫sucp株卵囊剂量建立了昆明系小鼠感染模型。结果表明,用DEX免疫抑制的感染小鼠均排出隐孢子虫卵囊,非免疫抑制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均没有排出卵囊。卵囊排出高峰期平均在感染后第5~12 d,高峰期的OPG值为5.53×105~17.97×105。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都有隐孢子虫虫体寄生,其中回肠黏膜微绒毛上的虫体数量较多。合适的卵囊和DEX剂量为每只17日龄小白鼠感染10×105个猪源隐孢子虫卵囊和灌胃DEX 0.03 m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