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一尼斯——地中海畔的明珠从波兰回来,我又往法国南部闯荡了。火车的设备完善、干净,更重要的是乘客不多。因欧陆地理位置特殊,动不动就是“出国”了,因而,车厢如同国际人士相聚处。不同肤色人种、多语系。更麻烦的是货币方面,随火车“出境”“入境”,经常要找换钱币。当然,每找换一次总要损失一些。卧厢内有如中国火车的卧卡,比软卧差比硬卧好,有房门,走廊外没有可关合的椅子,只好在屋内活动。火车开了几小时,查票员才上门,补了卧位,同车的全是男性:阿拉伯、土耳其人等。只好要求查票员对换一卧厢,他很快同意了。更…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一)     
暗中一吻火车进入隧道,车厢一片黑暗,只听得一声亲吻,接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车开出隧道后,车厢内四个素不相识的人都没吱声,唯有德国军官眼圈发青。老太婆想:“这姑娘人美心灵更美。”姑娘想:“真奇怪,这德国人宁愿亲老太婆却不亲我。”德国人想:“罗马尼亚人真狡猾,他偷着亲嘴,我暗里挨揍。”罗马尼亚人想:“我最聪明,我吻自己的手背,又打了德国人一个耳光,没人发现。”早已料到小幽默吃过晚饭,亭台鬼带着他儿子到街上散步。走到半路上,他忽然想起家里的油灯没吹灭,于是对)L子说:“糟糕,一个第纳尔白白丢了。”他…  相似文献   

3.
一列北上的列车顶着风雪,喘着粗气奔驰在京广线上。 车厢内三个中年汉子蜷缩在一角,一床粗布单子并不富裕地蒙在他们的身上。张新亚微闭双眼,迷朦中任思绪随那车轮隆隆的轰鸣声有节奏地向前滚动……  相似文献   

4.
一粥暖乡愁     
朱宜尧 《新青年》2016,(4):51-5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金城兰州读铁路中专。那时我们乘坐的还是绿皮车,到了北京换乘,才能坐上空调特快69次或44次开往兰州。列车要穿行在沙漠的边缘,我们经常是望着窗外,惊呼沙漠的一望辽阔。在这寂寞的3000多公里的路程里,需要在北京住宿,签票,经常是后半夜,天没亮就去排队,签不上,只好硬着头皮上车。车厢的过道,行李架,硬座下面,两座间的空当,到处是人。我们也经常睡在硬座的下面。特别是冬天,人满为患。很多同学宁愿在兰州打工,也不愿意挤火  相似文献   

5.
灵芝魂     
他摒住了那一双双冰凉的手:他,读懂了那一双双恋恋依依的目光。他用神话中的“灵芝仙草”把一个个濒于死亡的生命,留在这阳光灿烂的人间,他却在寻觅“仙草”的路上悲壮地跋涉了很远很远……长城长,长城长,长城脚下是故乡……每一个颤抖的声音都裹挟着呜咽,一字一句点落在风雨苍桑的城砖上。男男女女,手手相牵,迷离的泪眼折射出对生命的渴盼与珍惜。他们,曾走到死亡的边缘,“癌症”两个可怕的字眼拉近了他们与“死神”的距离。今天,当他们一口气登上了长城的时候,滚烫的泪水浸湿了脚下的长城。这不是梦啊,我们没在天上,而在人…  相似文献   

6.
一他又一次坐上了这趟回家的夜行列车。他座位对面坐着父子俩,从上车起,少年就和父亲闹着别扭。那父亲脾气极好,也不急躁,极有耐心地哄劝。少年嘟嘴不理,脸上全是厌烦。列车快停靠站点时,父亲又急步向外走去,  相似文献   

7.
他,中等身材,双眼皮,大眼睛,长脸形,宽眉头,两眼炯炯有神,若再穿上当年国民党军官官服,人们会呼之欲出:张治中!日前,笔者有幸采访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他和他父亲酷似的长相及其言谈举止,简直令人确信,张治中仍活在人间,仍在为国共合作而奔走。  张一纯,1932年12月14日生,现为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任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主任。与张一纯交谈,我们的话题不由自主地转到他的父亲张治中、重庆谈判和他与周恩来总理的私交。张一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谈了他和父亲张治中与周恩来、邓颖超之间…  相似文献   

8.
黄昏,从尼来吉哈早市登上返回布达佩斯的火车时,这雨仍不紧不慢地下着,十一月份还下雨,该叫“冬雨”了吧。出门的人最怕赶上下雨,身上湿漉漉的,脚上泥乎乎的。烦人的雨。 想起早晨去尼来吉哈早市时,乘坐的列车蛮气派,真像电影牛的国际列车,装着透明玻璃拉门的车厢,松软的皮靠椅,车厢内温暖如春,乘客中穿西服、系领带、提皮箱的一个个显得阔绰。坐在这种列车上  相似文献   

9.
沉默、口哨、晒太阳、微笑、抽烟、奔跑、顽皮、握手…… 1、不说话的时候.沉默但目光专注地看你说话的男人,一定内心丰富,女孩最心仪这一刻的男人,因为他身上似乎有一种致命的磁场,让你觉得他酷极了.  相似文献   

10.
师恩浩瀚     
忆往昔,峥嵘岁月无限。走在大学校园,阵阵花香把我带回到高中时代,难忘我的语文老师。他是个爱花成痴的人,校园里的花多是他亲手栽培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园丁。我想,或许我们在他眼中也是花吧。他以自己高雅的情趣熏陶着我们,然而顽皮的我们忍不住美丽的诱惑,经常去做“采花大盗”。一次,正采得不亦乐乎,恰巧他经过,几个人便立刻蹲到花丛里。这时,不知是谁笑出声来,他听到转身回来,发现了满身是土和叶子的我们。而我们立身垂首地等待他的教训,他好气又好笑地说:“你们啊,蓦然回首……”我们立即回答:“我们却在丛中笑。”我…  相似文献   

11.
紫月 《新青年》2002,(11):6-7
乐凯坚定而又柔情的目光把我的心都浮起来了。然而,就在我意乱情迷中,我从他那温柔的目光中拔出了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12.
西行的列车伴随着站台上欢快的乐曲徐徐地开起,此刻,我的心情就像那滚滚向前的车轮激动不已,因为此一去我们就要见到新中国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列车西行,来自公司下属不同单位的人们,不管以前是否曾经见过面,此刻,大家坐在一起就像多年未见的朋友,相互谈论着各自的工作、生活、以及家庭和孩子。天色渐渐的暗下来,车外浓浓的暮色笼罩大地,随着车厢的  相似文献   

13.
换血     
第二次换血成功了!哈哈哈……圣古丁猴王高兴得仰天狂笑,声震椰树梢。他万万料想不到,第一次换血时那样的艰辛,而第二次却这样的顺利,真是无助我也,哈哈哈……圣古丁猴王踌躇满志。他从建在一棵百年老树枝桠间的宝座上攀跳下地,用前右肢抓抓脑袋。看着青草坪上规规矩矩坐着的那一大群毛发已经变成灰白色的年幼猴子,他知道自己的理想快要变成事实,整座“毛里求果山”(他把它简称为“毛果山”)的幼猴,除了他们那条赤色的长尾巴以外,全身很快就会变得纯白,跟自己一模一样了。猴王老怀宽慰,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他率领群猴高…  相似文献   

14.
形形色色的假人民币,在利欲熏心者贪婪的目光下,一批批地伪造、贩运、销售,如狂潮般涌入商品领域。没有什么比假币给人们的危害更大,也没有什么比伪造假币更让人痛恨。本文以近几年警方查获的各种案例在警示你,警示我,警示他……  相似文献   

15.
他的确是个幸运儿。他高中的同窗好友,几次高考名落孙山,而他却一次中举,考入了科技大学。地大学的同班同学,只获得了理科学士学位,便纷纷告别了这个科学家摇篮,而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研究生院,获得广硕士学位。事业的失败者常念念地说:机遇和靠山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可他凭借的是刻苦和聪颖。他的父母都是一般干部,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家庭收入父母加起来的工资,还不如~个剃头匠挣的多.父亲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咱家一没高朋贵友,二:没钱打通关节。想要做出成绩来,唯一就是靠你的刻苦努力。”他左思右想,终于明白了父…  相似文献   

16.
1993年5月18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在湖北省咸宁市温泉镇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一位身着西装、中等身材、古铜色四方睑的教授,向国家科委、湖北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及媒体记者,滔滔不绝地介绍一种许多人头一次听说的新型绿色保健食品:螺旋藻以及它的特性,营养价值,市场需求……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藻类学家、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胡鸿钧教授。要说胡鸿钧教授,不能不先说一下螺旋藻。1940年,法国药物学家克瑞演教授到非洲探险。顶着烈日的炙烤,忍着饥渴的煎熬,几乎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站,他来到了中非的乍得湖边。求生的…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朋友给他的小孩买小食品,同一种小食品一次买一大堆。很经验地说,让他一次吃个够,以后就不再要了。我气得要死,问:你恨你儿子啊?他说,谁说的?我不恨。我大骂:那你这不是缺德吗?你这是祸害你儿子呢,你知不知道?喜欢吃一种食物对生命来说不仅是需要,还是享受,一个人有很多喜爱的食物是他的幸福,对食物留一点馋,有一点心驰神往,不仅是对自己爱惜也是对食物的敬重。那孩子命苦呀!遇到这么个爹,不知道有多少种喜爱的食物被他爹给谋杀了,利用的是一个孩子对某种食物在某个阶段的偏执喜爱。我们中的一些人常常像那孩子不…  相似文献   

18.
一位台湾作家专程从海峡那边,经由香港转机飞到彩云之南,去拜访充满神秘色彩的摩梭人。时隔半月,当他风尘仆仆地回到滇池之滨的昆明,又要飞返台北闹市的前夕,对我连声地说:不虚此行,不虚此行,真有母系遗风女儿国……但接着又感叹道:对于匆匆来去的游客,你可以从地域上一步步地走近遥远的滇西北,走过大理、丽江,走过金沙江而走近小凉山,走近群山环抱的泸沽湖,再走进湖畔的落水村,但你却很难走进摩梭人的心灵世界……他知道我三十八年前就去落水村的摩梭人家住过不少时日,此后又多次前去访问,凭着地缘人缘情缘,应该比他更了…  相似文献   

19.
8年前,我18岁,遇见一人个,他英俊洒脱,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而他却移情别恋,我痛菩得死去活来.8年后,我大学毕业,从职员到白领精英,一次偶然,我们不期而遇.望着他,我不是怦然心动,而是哑然失笑,他哪里是我眼中不可一世的王子? 是他自甘堕落了,还是我审视男人的目光变了?  相似文献   

20.
说鞋     
一次乘火车去南方,车厢里几个人都健谈,有位小老板问我做什么工作?我说是作协的。“您,做鞋?”他不信,从头到脚打量一番又说,“那您一定是皮鞋公司的老总!”萍水相逢,无须辩白。他又很关心欧盟企图对中国鞋类征收反倾销税的事,话题便由此展开,一路上谈到了各种鞋,高跟鞋、尖头鞋、旅游鞋、运动鞋、休闲鞋,以及地球上7个人当中就有一人穿中国造的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