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贝利亚事件”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坛上的重大政治事件。1953年6月26日,担任部长会议副主席兼任内务部部长的贝利亚,突然被秘密逮捕,随后被苏联当局指控“反党、反国家罪行”并被枪毙。苏联当局对“贝利亚事件”的正统说法沿用了近半个世纪。“贝利亚事件”的真实面目鲜为人知,实际上,当年的指控是凭空捏造的,存在罪名不符的问题,它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高层权力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八一九事件20周年之际,俄罗斯官方没有采取特别举动,而主流媒体则以各种方式评述这一事件。20年过去了,各界人士对这一事件的性质大致有三种评价:政变、上层权力之争、挽救苏联之举。关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失败的原因,观点各异,但基本上认为,一方面,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组织不力,意志软弱,行动不果断;另一方面,当时的客观形势不利,其行动被民主派所利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的失败使苏联解体的进程变得不可逆转。各派人士对八一九事件的看法有助于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当事人尤其是共产党人的反思为今天仍执政的共产党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地区对外贸易额中对美贸易居突出重要的位置。去年“9.11”事件前,美、日、欧盟经济低迷,使得复苏中的东南亚经济增长受阻。对此,东南亚国家一方面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刺激增长,另一方面也寄望美国经济第四季度能有所起色。然而震世惊人的“9.11”事件的发生,无疑使东南亚经济又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4.
  贺敏文 《国际资料信息》2011,(9):22-24,27
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天的事件仍牢牢地烙在美国民众的集体意识中、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记得,袭击发生的那一刻他们在做什么。相当多的人表示,“9.11”事件对个人影响深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  相似文献   

5.
俄国十月革命后,日苏在武装干涉革命和反干涉交锋中引发了庙街事件。为解决庙街事件,日苏双方进行了多次艰苦的谈判。苏联政府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和自身的经济优势,最终迫使日本作出让步,圆满解决了庙街事件。庙街事件的解决为日苏外交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发生在美国,探讨恐怖主义的根源必须研究中东反美思潮的起因。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冲击,伊斯兰世界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中东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一系列问题促使伊斯兰国家愤怒、跑望、焦虑而又无奈的情绪和受辱感迅速膨胀,极端社会思潮重新抬头,而这股思潮正好被恐怖分子所利用。  相似文献   

7.
中美撞机事件从法理角度看, 美国违反了多项国际法原则和中国的有关法律, 严重侵犯 中国主权及领空, 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应当承担全部责任。从政治角度看, 撞机事件 虽然是一个偶然事件, 但其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美国新一届政府21 世纪的对外战略及对华政 策取向在该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次事件是小布什政府推行全球霸权主义的对外战略的必 然结果;亦是小布什政府坚持冷战思维, 把安全问题作为外交政策重中之重的必然结果;最后也是 小布什政府对中国战略定位后退的一种必然结果。撞机事件目前虽然已经基本解决, 但在这次事 件当中, 我们更关注它对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战略和对华政策将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美撞机事件从法理角度看, 美国违反了多项国际法原则和中国的有关法律, 严重侵犯 中国主权及领空, 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应当承担全部责任。从政治角度看, 撞机事件 虽然是一个偶然事件, 但其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美国新一届政府21 世纪的对外战略及对华政 策取向在该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次事件是小布什政府推行全球霸权主义的对外战略的必 然结果;亦是小布什政府坚持冷战思维, 把安全问题作为外交政策重中之重的必然结果;最后也是 小布什政府对中国战略定位后退的一种必然结果。撞机事件目前虽然已经基本解决, 但在这次事 件当中, 我们更关注它对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战略和对华政策将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9.
"贝利亚事件"是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坛上的重大政治事件.1953年6月26日,担任部长会议副主席兼任内务部部长的贝利亚,突然被秘密逮捕,随后被苏联当局指控"反党、反国家罪行"并被枪毙.苏联当局对"贝利亚事件"的正统说法沿用了近半个世纪."贝利亚事件"的真实面目鲜为人知,实际上,当年的指控是凭空捏造的,存在罪名不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时永明 《和平与发展》2010,(5):45-51,77-80
2010年3月26日发生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的韩国“天安号”反潜护卫舰爆炸沉没事件,韩国政府认定为朝鲜攻击所致。韩国对事件的认定有着明显的政治主导意识和政治倾向,企图使朝韩危机从双边扩大为地区多边甚至超地区的国际危机演化,这将为美国谋求扩展在东亚的战略利益提供机会。国际危机管理是国家在维护国际安全稳定中经常面对的课题,如果美韩坚持把实现自身的战略利益作为危机管理的目标,朝鲜半岛危机则始终存在继续升级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对外政策趋向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5月,以色列拦截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队事件,印证了以色列政府在涉及自身安全问题上的一贯强硬和一意孤行,既折射出其面临的安全和外交困境,也反映了以色列继续奉行以"安全至上"为基本原则的国家安全战略.袭船事件持续"发酵",牵动中东地区和国际社会相关角色的"神经",势必对以安全环境及地区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五年多来的大量事实证明:出于能源、地缘与文化的再三考量,美国抓住九一一事件乘势将"绿祸"锁定为"假想敌",它暗合了白宫借反恐谋霸的现实需求:布什政府将报九一一事件之仇的军事行动定性为"全世界的战斗",甚至"文明社会的战斗",进而以"要么站在我们一边,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来划分世界,希望各国的态度是"打击一个国家就是打击全体",借此"把整个世界团结起来"。为配合布什政府的这一反恐战略,美国传媒则以发掘九一一事件的世界性意义、渲染"改变一切"的新闻议题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精心营构了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舆论。  相似文献   

13.
严重的经济困难使得朝鲜外逃居民激增,在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的煽动下,2002年3月起,朝鲜非法入境者频繁冲闯驻华使领馆。闯馆事件严重影响了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外交关系。而朝鲜经济恢复有待时日,韩国政府仍在全员接收闯馆者,朝鲜非法入境者闯馆问题将会长期困扰中国。  相似文献   

14.
永恒瞬间     
在岁月的历程中。一桩桩重大历史事件总是宛如时光留下的琥珀,将瞬间凝固成永恒。在这些瞬间中,我们可以洞察历史进程的倏然转折,发现光辉人物的闪亮风采,深究事件背后的内里逻辑,从而,追寻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留下的伟大足迹。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23日,一辆旅游观光大巴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中心黎刹公园前遭劫持,车上共有25人,包括22名香港游客和3名菲律宾人。经过约10个小时的僵持对峙后,菲律宾警方采取武力强行解救人质,结果导致香港游客8死7伤的惨剧。此次劫持事件不仅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也对菲律宾的国家形象和旅游业等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之后 ,东南亚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引起东南亚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新加坡伊斯兰祈祷团事件是“9·11”之后东南亚国家打击伊斯兰极端分子的重大行动 ,而印尼巴厘岛爆炸案件更是使伊斯兰祈祷团组织的面目显露出来。通过新加坡伊斯兰祈祷团组织的活动 ,可以看出东南亚恐怖主义组织的一些内幕及其国际联系。  相似文献   

17.
曾皛 《海内与海外》2011,(12):26-26
今年欧美评出十大科技新闻,乔布斯位列其中。 当今世界,一个人的逝去往往淹没在海量的新闻事件中,难有些许的波谰;  相似文献   

18.
欧亚大陆一直被地缘政治学家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霸权国家和谋取霸权的国家试图施展自身控制力的地区,而欧亚大陆中路地区更是在地理上和战略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寻找机会在该地区扩大影响,而“9·11”事件的发生和随后进行的反恐战争,使美国十分顺利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可以说这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巨大收获,但事实上,美国之所得又远远超越了地缘政治。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提升了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双方达成设立新的俄--北联合理事会及“北约20”机制的协定,对于俄罗斯来说,与北约关系的接近不仅可以阻北约第二轮东扩的推进,还有可能通过发展与北约的关系来达到融入欧洲从而融入世界的目的。“9·11”事件后,北约东扩将继续向前推进,目标是中东欧及波罗的海国家,但未来北约东扩的推进也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印度的考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9 11事件后 ,印度立即表示“无条件支持美国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立场 ,积极加入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由于美国对印度的反应采取冷淡的态度 ,反而把巴基斯坦作为反恐怖主义的前线国家 ,印度表现出无奈、担扰和愤怒。通过冷静的思索后 ,印度反映出对美国许多的奉劝、呼吁和要求 ,加强多边双边的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