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亚地区作为世界能源地缘政治中重要的一极,其能源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并获得中印两国的重视。为了维护能源供应安全,中印加强了针对中亚地区的能源战略布局。印度以加快战略北上,通过发展与中亚周边国家关系和加强与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等策略逐步建立起围绕中亚地区的"半月形布局";而中国则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以发展与中亚国家经贸关系为重点,通过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逐步构建起以中亚地区为节点的"线性布局"。未来,中印两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博弈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的分配上,同时,维护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稳定将成为两国开展合作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把自身优势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客观环境有效结合起来。当前广东的地缘经济优势构成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基点,并以此定位广东的三大战略指向。在目标的牵引下,构筑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地缘坐标体系,将其横向主线及纵向主线的全面整合作为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切入点,以海陆联动、生态平衡两大纵深为战略突破口,解析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核武器的出现使大国战争再无完全的胜利者。地缘经济竞争日益取代了哥伦布时代以来地缘政治竞争的优势地位,战后地区主义的蓬勃发展就是这种时代趋势的反映。"一带一路"是在欧亚权力对比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发生有利于中国的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的洲际地区主义合作倡议,其实质是一个经济地区主义合作机制,因此解决不了洲际安全问题,更不可能"超越"传统的地缘政治。对"一带一路"实质、局限、目标与效用评判标准均需细致的分析与界定,才能避免出现对其评价简单随意的倾向。地区主义与地区化应该彼此推进、相互为用,政府主导的地区主义必须以本地区的地区性水平为基础。中国应该塑造有利于"一带一路"发展的安全环境,从而打破"一带一路"沿线地缘政治的羁绊,推动其顺利发展。"一带一路"需要使长期愿景与阶段性目标、国家实力与政策设计、中国的主观愿望和沿线国家的需求相协调。  相似文献   

4.
越南是中国最重要的周边邻国之一,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越两国的经济合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不仅"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两廊一圈"构想达成战略对接,"澜湄合作机制"下的中越合作也卓有成效。尽管近些年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一直影响着中越两国关系的稳定性,但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依然使中越合作存在巨大的空间。特殊的地缘和多重合作机制又保障了中越经济合作的长期稳定性,经济合作的成效又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双方关系的全面稳定。  相似文献   

5.
中南半岛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周边重点合作区域。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南半岛实施仍将面临着风险与挑战,既有来自美国、日本、印度等大国的战略性防范、挑战与分化,又有中南半岛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与担忧。本文从中南半岛地缘政治格局、中国自身的内在条件、中南半岛国家的发展需求以及重构途径选择等方面对中国重构中南半岛地缘战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印度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尤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必须面向的主要国家,海上安全是理解中国和印度在印度洋地区进行战略接触的重要视角,中印海上互动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印度洋地区的安全与发展,然而互信缺失是影响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化解潜在冲突和开展有效合作的主要障碍。本文考察印度对中国"海丝路"的回应和中印在斯里兰卡的利益碰撞,比较中印对印度洋安全的认知,分析中印在印度洋地区的海上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7.
经过14年的发展,1999年建立的中印缅孟经济发展论坛已经成为四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合作领域逐渐拓宽。2008年中国提出建立"中印缅孟大旅游圈",这对推进四国旅游业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3年"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提出和建设将会进一步推进"中印缅孟旅游圈"的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给四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文以此为背景,在"中印缅孟旅游圈"发展的区域互动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印缅孟四国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旅游产品开发和协作营销,三个方面提出"中印缅孟旅游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重大对外战略,"一带一路"有着丰富内涵和多重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从全球、地区和周边三个层次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时间背景。该战略通过对外拓展空间,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赢取宝贵时间。"一带一路"的实施充满各种挑战,为此,作者提出促进该战略实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农业互联互通走在合作前列。高职教育作为国家竞争实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服务于国家对外发展战略、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水平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本文以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社会功能理论,探讨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农业职业教育参与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合作所发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功能,认为职业教育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产学对接,才能实现自身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媒体及相关产业合作发展迅速,取得了一些合作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印度尼西亚国内环境有所局限,与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相比,媒体及相关产业合作优势不明显,相关主体的参与力度和意愿不足,合作模式不够系统和深入,且合作平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推动"一带一路"下中印(尼)媒体及相关产业合作,中印(尼)双方应从民心相通、投资与合作领域、合作主体性与对外宣传、合作模式、合作平台及跨学科人才等多方面做出改善.  相似文献   

11.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从历史渊源、现实条件和远景规划上同"一带一路"倡议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拉合作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在理念上与"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精神一脉相承,同"一带一路"倡议同频共振。拉美国家热烈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拉利用高层交往、整体合作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凝聚合作共识、描绘合作蓝图,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延伸至拉美。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彼此需求和利益,不排斥或针对任何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地缘政治考虑,不搞所谓战略博弈。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取得积极成效,共建"一带一路"给拉美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和现实利益,得到了国际社会和拉美加勒比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赞赏。当前,中拉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高峰论坛为引领、各领域多双边合作为支撑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架构基本成型。中方将同拉美国家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明确合作重点,着力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2.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各国踊跃参与的国际合作实践。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确保可持续的共同安全以及用怎样的地缘政治思想作指导。历史上传统的"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等地缘政治学说,目的大都是为争夺地缘霸权或军事战略服务的,与"一带一路"追求的互利共赢目标格格不入。然而,某些国家仍会从传统的地缘政治角度看待"一带一路"。为使"一带一路"建设拥有与其相配套的地缘政治新概念,作者提出"海陆和合论",即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之间、海洋国家之间、陆地国家之间,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和平合作,通过互利共赢,打造结伴不结盟的网络化利益共同体、安全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政策沟通,形成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网状开放体系。可持续安全的"海陆和合论"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实践,必将打破传统地缘政治学所导致的"海陆对抗"或"欧亚大陆地缘争夺"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自2013年下半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美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尽管有过一些好转,但总体来说是消极的和负面的。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日趋负面,不仅认为该倡议具有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企图,还将其视为中美战略竞争的一个重要维度。基于这一认识,特朗普政府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舆论和经济举措,并与印太盟友一道试图抹黑、阻挠和干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文章从美国政府的态度、美国战略界的认知及美国主流媒体的叙述3个维度全面考察了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并对特朗普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应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文章最后对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举措,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打造对外开放和对外关系两个"升级版"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作为该倡议的重要邀请对象之一,印度的反应却相对冷淡。对此,印度国内社会大体形成了反对、赞成和观望三种主要认知,官方的态度也不甚明朗。针对印度小心翼翼的姿态,我们应从经济、政治、人文和安全等重点领域入手,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印度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通过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两国关系,构建中印新型大国关系,携手实现共同崛起,建设"中印大同"(CHINDIA)。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提出的最具雄心的综合性地区经济合作战略。在规划、推动和落实"一带一路"构想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外交的理念、实践和策略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将主要从经济外交的视角分析"一带一路"构想,重点阐述"一带一路"构想推进过程中中国经济外交所展现出来的新思维、新机制、新模式和新政策,并分析建设"一带一路"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这些挑战对中国的经济能力和外交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过程中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16.
企业"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很多企业意识到"走出去"能拥有更远大的未来。然而,企业在境外投资与发展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是最主要的。因此,本文提出依法融入是"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走出去"的生存之道。东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合作区,广西正在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文章结合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的经验,对企业对外投资如何依法融入当地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基点之东北亚桥头堡群构建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伟大的战略部署,形成了我国对外开发战略的新格局。彰显了我国周边外交"亲、诚、惠、容"的新理念。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及多年的对外开发决定了它在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桥头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构建东北亚桥头堡群定会在对外开放中取得巨大成效。因此,东北地区应认真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依托区位优势,切实找准在国家"一带一路"建立中的战略定位,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重要的省份使命。一是以珲春为中心,依托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面向朝俄,打造环日本海经济圈桥头堡;二是以丹东为中心,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面向朝韩日,打造环黄渤海经济圈桥头堡;三是以满洲里中心,依托腹地面向蒙俄,打造内陆经济协作圈桥头堡,其战略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协作机制和把握好重点任务发展的切入点,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海湾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西段的关键环节,中海合作既有历史传统又有现实需要。海湾国家"向东看"意识趋强,中国顺势进行发展战略对接,共建"命运共同体",《对阿政策文件》是双方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行动指南。"一带一路"倡议实施3年多来,中海在"五通"方面进展显著。受地缘因素制约,"一带一路"建设在海湾地区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应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和应对。  相似文献   

19.
经济走廊建设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中国云南省与老挝次区域合作快速发展和中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云南省与老挝之间建设昆明至万象的经济走廊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简要介绍昆明—万象经济走廊的总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昆明—万象经济走廊建设的基础和存在的障碍,重点剖析建设昆明—万象经济走廊对滇老(中老)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和拓展中国地缘环境空间的战略意义,并提出建设思路以及具体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实现形式,在将SITC (Rev. 3. 0)三位码归类到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1两位码,整理出制造业28个行业的基础上测算中印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比较优势。从价值链角度看,中国和印度以及双边制造业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但出口产品的复杂度较低,两国有一半以上行业处于价值链的中下游。从比较优势看,虽然中国制造业整体比较优势较强,但印度有部分行业相对中国有明显性优势。中印部分制造行业的出口复杂度和比较优势存在一定错位,这种错位为培养以"互补合作"为主导的产能合作的"新雁行"模式提供了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