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驻外使馆发布的安全提醒信息是探查有关海外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2017~2018年,中国驻外使馆发布了一千多条安全提醒信息,其中所包含的安全风险可分为九大类,相关提醒信息数量位列前三的分别是社会治安类风险,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违法违规及行为不当导致的安全风险以及恐怖袭击、武装冲突和政局动荡类风险。全球电信诈骗犯罪猖獗、恐怖袭击风险不减、地区局势持续动荡等因素是影响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安全的客观因素;海外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行为不当和违法违规等不仅给当事人和涉事企业带来安全威胁,还直接影响当地民众对中国国家和中国公民整体形象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安全困境。在安全风险防范方面,应加强海外安全风险预防宣传,明确相关海外安全提醒信息的法律效力,让罔顾者承担相应责任;建立更多类似于"不文明旅游行为黑名单"的警示惩戒机制;根据风险分布的地域特点强化针对性;对于那些根源在国内的安全风险,在预防和处置上,可"内外并举",在国内展开专项打击行动的同时积极开展中外执法合作。  相似文献   

2.
近期,在非洲国家频频发生中国公民安全事件,涉非领事保护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中国外交部网站海外安全信息(2006年6月至2012年10月)统计和对在非中资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在非中国公民遭遇的安全风险大致可分为政治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因中国公民自身违法违规行为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流行性疾病蔓延、恐怖袭击、海盗袭击、意外事故、经济诈骗和自然灾害几种类型。针对非洲国家安全形势复杂的特点,中国驻非使领馆与在非中资企业积极配合,建立了多样化的预防机制和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保护在非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的安全。在目前中国涉非领事保护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中国人和中资企业走向海外。与此同时,由于政局动荡、治安混乱、恐怖袭击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海外中国公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也随之增加。特别是近期接连发生的中国留学生在法国遇袭、中国登山  相似文献   

4.
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与领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海外中国公民面对的各种安全威胁骤然增加,导致人身、财产等多方面的重大损失,对我国领事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外交部加强了领事保护工作的应急、磋商、协调、预警等机制建设,为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海外中国公民的急剧增加和安全形势的日趋复杂,我国领保机构还必须解决人员不足等问题,加强预警效果,以进一步提高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利益的能力与成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领事保护理念,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区域的海外机构、企业和公民的安全是中国海外安保供给体系的首要关切。后疫情时代的安全环境、安全威胁和安保内容的新变化凸显了海外安保的供需落差,如何通过完善海外安保供给体系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成为总体国家安全治理不得不重视的紧迫性议题。根据风险/焦虑-威胁/恐惧-危机/恐慌的升级过程,可将海外安保区分为预防、震慑、应急三种类型,政府、军队、国际安保公司、社会组织和海外企业能够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在明晰中国海外安保“阶段-类型”及对应的多元供给主体职能的基础上,中国海外安保供给体系的完善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指导下,遵循“预防-震慑-应急”一体化的供给模式,建构多元供给主体联动体系,从而弥补现有供给体系的不足,全面推进“海外中国平安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结合近年来的领事实践和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领事保护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与任务.领事保护的对象重点转向临时出国公民,领事保护需求大幅增加;海外中国公民活动区域不断扩展,高风险国家与地区呈现.海外安全风险日益多元化和集聚化,领事保护预防、磋商和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凸显;基于人权意识和主观认知等的影响,领事保护的期望值与需求不断提升.于是,在有限的领事资源与“无限”的领事保护需求之间形成了一种“小马拉大车”的张力.这就使得中国的领事保护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须注重领事保护中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统一,加强领事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和企业数量增加,凸显领事保护的重要性,相关机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值得探究。2011年2~3月的利比亚撤离事件为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的具体运作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检阅。此次事件显示出中国的领事保护预防机制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但领事保护应急协调机制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预防机制的不足。中央企业在撤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今后海外中资企业应对类似情况树立了典范。这对完善今后的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刘诗琪 《亚非纵横》2012,(4):12-19,59,61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企业走进非洲,中国人及企业的安全遇险事件亦明显增加。中国在保护海外公民和企业利益方面的机制设置和措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西方国家在国家、企业和个人层面保护海外公民和企业利益方面的做法与经验,认为我国需要在建立完善的领事保护机制、提升我国军事能力、在非企业要建立地方人脉和承担在当地的企业社会责任、在非个人需规范个人行为方式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9.
试析恐怖主义问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11”事件为标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进入新阶段。恐怖主义以其复杂性和国际性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关系,成为影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变数。恐怖主义活动与中国有着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使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面临着新的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反恐合作使中国改善和充实了大国外交,调整和巩固了周边关系,在国际社会中提升了国家形象和影响力。在应对海外中国公民遭遇恐怖袭击问题时体现了中国“外交为民”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杨勉  宋菲 《亚非纵横》2012,(2):12-17,59,61
龙年伊始,非洲接连发生三起中国海外员工被劫持事件和一起爆炸伤亡事件。一方面,中国已成为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另一方面,非洲也是中国员工遇袭遇劫遇害的多发大洲。目前,中国海外企业与员工的安全仍然存在许多隐患,必须未雨绸缪,亡羊补牢,全面提升中国企业和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评估水平、应对意识和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1.
柬博寨的华人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简史柬埔寨的华人和华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1890年柬埔寨的华侨华人达到13万 ,20世纪60年代末 ,估计有42万。后来由于柬埔寨国内政治局势多次剧烈变动 ,华人华侨的数量明显减少。到了90年代 ,随着全面和平的实现 ,政局稳定 ,经济发展 ,柬埔寨和中国的关系改善和加强 ,柬埔寨华人华侨的数量逐步回升 ,但绝大多数的华侨已经加入柬埔寨国籍 ,成为柬埔寨民族的一部分。柬埔寨政府不再颁发华侨身份证 ,华人已经完全融入柬埔寨社会。柬埔寨政府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对华人和柬埔寨人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 ,不歧视华人。柬…  相似文献   

12.
1991年,中国开始与东盟进行对话并成为东盟磋商伙伴。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10 1”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2001年  相似文献   

13.
在1990年代中期,泰国的中国新移民人数就已经超过10万,至今该人数有增无减。新移民对泰国华人社会产生诸多影响,文教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华文报改版、中文电视台创立、中医享有更高的认可和华文教育取得更大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众多的中国人在那里经商、兴办实业、承包土地和工程,并为当地人提供工作岗位。他们推动了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俄罗斯人的信任与尊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华侨华人已逾80万,活跃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华侨华人一直是中日关系联系的纽带。在中国提倡侨务公共外交的新形势下,他们更加积极地推动中国对日公共外交。日本华侨华人促进了日本民众对历史和中国现状的了解;改善了日本舆论环境;维护了中国和平统一;推动了中日关系发展;提升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正Lauriat:An eight-,nine-,ten-course meal featuring a variety of dishes during special Filipino-Chinese celebrations that last for hours.I have a confession to make.China is not in my list of places to visit.I am not a big fan of Chinese food and I don’t eat anything that looks new to me,especially if it is exotic.In fact,the only tea I drink is iced tea.  相似文献   

17.
Sun  Lixin 《Asia Europe Journal》2010,8(3):327-338
The ancient Chinese always had a complex psychic relation to the vast ocean: longing, but disdaining. On the one hand, they thought there were elfish hills, immortals, and fairy trees abroa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viewed overseas residents as strange. Before the fifteenth century, the Chinese people were capable of conducting maritime operations positively and entering into contacting peaceful and friendly contact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g Dynasty suppression of the coastal areas and the closed-door policy became its basic national policy.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first Opium War, some coastal military officials and intellectual elites took the lead in “seeing the world”; they were cognizant of the superior might of western firepower and claimed that the Chinese should “learn from the ‘barbarians’ advanced skills to resist their aggression”. However, even those provincial magnates who actively advocated coastal defense such as Li Hongzhang and Shen Baozhen also failed to really comprehend the oceans' great economic and military value and separated themselves from the set pattern of the old land-based coastal defense. It was not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T. Mahan's Sea Power Theory,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gained a comparatively profound 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national maritime interests.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ist Sun Yat-sen insisted that man should strive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the oceans. Howev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aced with the economic blockade and political pressure by western powe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till took land development and “coastal security” as the center and neglecte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maritime territor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with Deng Xiaoping at its core, proposed the coastal strategic concept of “offshore defense” and the principle of “laying sovereignty and jointly exploring” for handling maritime disputes, and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 of CPC with Jiang Zemin, at its core, emphasiz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ceans from the height of strategy. Nowaday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ocean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voic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Chinese people to establish a strong naval power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tronger, but its action is still impeded by many aspects.  相似文献   

18.
华文媒体在马来西亚的出现是跟随着华人的出现而出现的,如今包括报纸、电视、网络等多载体、多平台、多手段、多途径的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已蓬勃发展。本文简述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浅析华文媒体在服务华人社会、发挥媒体中介桥梁作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的研究中,无不承认遍布世界的华商关系网是华人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东南亚在世界经济中的迅速崛起,更引起人们对华商关系网的重视,因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华商关系网。既然华商网络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已引起了不少国家的重视,作为3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的祖籍国——中国,更应该重视和研究海外华商网络,并在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更好地借助这个网络。本文仅对华商关系网在我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做初步探讨。一、华商关系网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中作用的主要文献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有所…  相似文献   

20.
世界近代华侨教育起源于日本,这与当时中国国内外的形势,日本华侨社会状况紧密相关。本文探讨了19世纪初20世纪末日本近代华侨教育的历史起源,分析了该时期日本近代华侨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并阐述了该时期日本近代华侨教育形成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