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娜  程弘毅 《当代亚太》2022,(5):135-165+168
成功开展国际议程设置是拓展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国展现国际形象的有效途径。回顾既有研究可以发现,议题发起方的权力优势和相关问题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影响着议题的形成和最终制度化。然而,若要使所倡导的议题得到认可并成功进入国际议程中,“议题传播”同样是关键阶段。文章着眼于国际议程设置在议题传播阶段的效果,借鉴框架理论的相关研究,考察了议题接收方的既有认知,进而将议程设置中的各方态度进行操作化发现,“传者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的互动是影响议题传播效果和议程设置成败的关键”。当两种框架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时,议程设置或是成败不明、或会走向失败。加拿大推动国际禁雷议程因框架匹配而获得成功、欧洲应对难民危机因框架模糊而效果未知、美苏核裁军倡议因框架冲突而失败,这三个事件可作为典型案例进行验证。文章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在于,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在开展国际议程设置活动时,需要综合考察议题接收方的多元利益,使议题在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与接收方的核心利益产生冲突,以实现各国共同利益和一国优先利益的平衡。此外,一国需要以负责任大国形象和践行正确的义利观等方式来提升并维护行为体认同,如此...  相似文献   
2.
科技的竞争与合作日益成为国家间互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被视为影响国家实力对比、安全环境和对外行为的重要变量。大国对促进科技发展和保持科技优势的追求,促使科技要素与安全议题的关联度显著提高。将科技看作存在于各领域的“安全透镜”,根据资源和知识两要素的分享程度来界定不同行为体间的“科技—安全”互动,尝试发展出一种兼顾科技发展特征和各领域具体互动的整体框架,可以发现行为体之间在科技领域构成对抗、竞争或形成有限共享的合作关系。究其原因,领域的具体特征和特定领域的科技实力对比导致了领域的安全化以及行为体间科技互动的形成,美日20世纪80年代的芯片战和中法涡轴-16航空发动机研发合作分别是竞争型科技互动与合作型科技互动两种类型的典型案例。科技的发展更新也会使行为体间的互动类型呈现一定变化,出现一种“由安全化到去安全化”的共性趋势,国际空间站的技术进步及其民用转向促使美苏(俄)在该领域的长期合作可以验证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