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剽窃》一书蕴含了逐字逐句的抄袭、述而不作的编辑、创造性的模仿三种。如果加上原创形式,则构成从抄袭到原创的全景图。我们还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可以发现它也是作文、学术过程的全景图:一、二种"潜伏",第三以书评方式出现,第四是原创。最后,根据这点考察中国当下则结论为博士毕业后开始学术是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有关孔子的学术研究甚为丰富,但近年来才涉及他在编辑学方面建树的研究,然而还很不深入。其实,孔子在编辑学领域的成就与贡献也是异常卓著的:他不但以丰硕的编辑成果享誉于世,而且在编辑理论方面的见解和主张也甚为精辟深邃。他是我国编辑事业杰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我国编辑史上的开拓性地位和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孔子的学术研究甚为丰富,但近年来才涉及他在编辑学方面建树的研究,然而还很不深入。其实,孔子在编辑学领域的成就与贡献也是异常卓著的:他不但以丰硕的编辑成果享誉于世,而且在编辑理论方面的见解和主张也甚为精辟深邃。他是我国编辑事业杰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4.
"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人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质是什么及人应如何才能成为人。孔子人性思想是沿着历史与现实、古与今和天与人、性与命的双层致思路线的逻辑性互动展开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命题是孔子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洞见,即"述而不作"的理论结晶。在孔子,性与命、天道与人道是内在一致的,人通过"下学上达"的进学之路尽性、知命而合天,"无言"之教则是"下学上达"的理想境界。中国古代文明创生途径的特殊性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国古代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特点,孔子人性思想当在此宏观视域下进行观照,集中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自我标榜的文化志向,它上承三代“尊祖”、“法古”之源,下开后世“述圣”、“述孔”之流,形成了权威崇拜的文化传统,演变为帝王禁锢思想的政治工具,终于导致了民族创新能力的丧失与社会发展的停滞。反思这一历史教训,走出这个文化怪圈,对今天的社会变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今人而言,在专著之外,将自己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类文章、诗歌等,通过述录、整理,集结出版,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这既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和尊重,更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刘保明先生的《述录文稿》正是本于此意。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该书之所以定名为"述录",正如作者所说:"编辑出版这部文稿,只是为了把过去思考过的问题、说过的话、写过的文字留下来,不然就散佚了。"因此,作者将  相似文献   
7.
述而不作”作为孔子对先圣之道的基本态度,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居于至为重要的位置,在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各个领域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深刻影响到传统士人的思维方式、言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从古至今,践行者和研究者代不乏人,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从多维视野切入对孔子这一思想方法作了审视评骘,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但依然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8.
徐子恒 《世纪桥》2008,(6):137-138
“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人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质是什么及人应如何才能成为人。孔子人性思想是沿着历史与现实、古与今和天与人、性与命的双层致思路线的逻辑性互动展开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命题是孔子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洞见,即“述而不作”的理论结晶。在孔子,性与命、天道与人道是内在一致的,人通过“下学上达”的进学之路尽性、知命而合天,“无言”之教则是“下学上达”的理想境界。中国古代文明创生途径的特殊性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国古代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特点,孔子人性思想当在此宏观视域下进行观照,集中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