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东盟-海合会经贸合作关系:现状、基础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钮松 《南洋问题研究》2011,(1):36-43,53
东盟与海合会之间从早期的零散经济接触发展到深入的以"粮食换石油"为核心内容框架、多类商品贸易为基础的经贸合作领域;在此过程之中,东盟和海合会内部分别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和共同市场,并且建立东盟-海合会自由贸易区开始成为双方的共识,新加坡-海合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随之而来马来西亚的诉求可以视作渐进式推进东盟与海合会关系发展的具体步骤。不仅如此,东盟与海合会之间的制度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双方部长级会议已经成型,互派大使也将实现。所有这些对于进一步保障东盟和海合会的安全利益有着切实的积极意义。东盟-海合会自由贸易区未来的建立将会成为全球诸多自由贸易区之间相互连接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韩国的中东外交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但韩国与利比亚在建交30周年之际双边关系陷入困境。这种困境有两种表现:西式民主与世袭政治的政治价值观冲突;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价值观碰撞。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国际关系的演进以及权威世袭政治宗教化的实质而言,韩国与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关系的困境,主要基于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凸显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经典和教义上的碰撞,而淡化了基督教为核心价值观的西式民主观与政治宗教化里的权威政治的冲突,而韩国则恰恰相反。这两者是韩利关系困境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处于一种大变动、大动荡的局面之中。本文沿着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国际体系转型不同阶段所处的地位,梳理了与之相对应的美国一塔利班关系走向的3个阶段,即间接支持及有限接触时期(1994至2001年)、严厉打击时期(2001年“9·11”至2009年初)和交好“温和塔利班”、打击极端塔利班时期(2009年迄今)。国际社会已进入“一超多强”且“一超衰落”的新时期,美国-塔利班关系的未来走向与公正舍理中东政策的制定以及引导伊斯兰世界融入国际体系这两大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