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社会管理是指在一定共同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工会组织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管理,是对原有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也是工会自身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的有益实践.工会组织要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就要处理好不同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工会组织自身的定位,彰显工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2.
<正> 一、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英国的少年违法犯罪,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性任务。撒切尔领导下的保守党,在1979年5月大选中,从工党手中夺取政权以后,犯罪增加特别是少年违法犯罪的增加,乃成为"法与秩序"问题最为重要争论之点。以后,经过1983年6月大选,关于少  相似文献   
2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从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4.
正"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和具体部署,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进  相似文献   
2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会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在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组织群众是工会工作的基础,引导群众是工会工作的关键,服务群众是工会工作的核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26.
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中一支有别于普通高校的重要力量,能否有助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关键在于能否办出特色。本文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上的特殊性进行分析,着重对其确定的依据和具体要求进行探讨,旨在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出积极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7.
梳理农村房屋拆迁过程中职务犯罪的高发坏节,整理近年来该领域的重要案件,立足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的职能作用,创新社会管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找出农村拆迁过程中职务犯罪预防的现状和不足,提出改进和完善之道,力图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在农村房屋拆迁领域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化解社会矛盾为农村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产物;是对中国工会80多年、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会实践创新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始终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改革开放共命运,与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  相似文献   
29.
正2018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宣传思想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30.
我国目前正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证诉权和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证人出庭作证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只要证人出庭作证,就要接受控、辨、审三方的询问.但在我国的庭审实践中,无论是控辩双方还是法官,在询问证人、提证的方式与顺序等方面,还缺乏全面准确的程序规范,尤其是对交叉询问中最常见的诱导性询问,既没有准确的界定依据,也没有形成运用规则.显然,这种情况不利于成功指控犯罪和实现良好的庭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