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8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严重程度的重要坐标。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较多,青少年团伙犯罪呈现出团伙教及占全部青少年犯罪教比例双上升,团伙恶性程度趋重,流动人口青少年占多数,团伙成员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等特征。治理青少年团伙犯罪需要解决流动人口青少年就学难的问题,开展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健全流动人口青少年帮教组织,保持对团伙犯罪严打高压等态势。  相似文献   
32.
诈骗犯罪是常见、多发的侵财性犯罪,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侵财性犯罪。抑制诈骗犯罪多发势头是维护社会经济安全,保障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不受侵害,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经营秩序的重要措施。虽然浙江省诈骗犯罪的案例是个案,但是诈骗犯罪的特点带有普遍性,如手段多样化、类型多元化、涉案领域复杂化、损失严重化、跨区域结伙作案、被害人普遍存在过错等特点。  相似文献   
33.
腐败与黑社会犯罪是一对孪生子,腐败是黑社会犯罪滋生和蔓延的基础和条件,黑社会犯罪为腐败分子提供巨额资金支持,以帮助腐败官员摆平麻烦减少阻力,使腐败更加变本加厉。打击黑社会犯罪必须与坚持反腐结合起来,同时要深化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对腐败与黑社会犯罪相互依存的严重危害性有清醒认识;在加大腐败查处力度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反腐的法律制度;建立反腐与打黑联动机制;公安机关在发挥打黑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要主动配合做好涉黑案件中腐败线索证据的收集及移送工作。  相似文献   
34.
抢劫犯罪常见多发的严重暴力犯罪之一,遏制抢劫犯罪需重视被害问题。当前的抢劫犯罪被害有女性被害比例高、被害人步行多、青壮年务工多、单件金银饰品被抢多等特点。减少抢劫被害需改变被害人无辜的认识,公开预警信息,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加强案件多发区域、时段的巡控,并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35.
被害人过错在犯罪发生中诱发犯罪人犯罪意识的产生,提供犯罪实施的有利条件。被害人过错从不同角度划分可分为不同种类。认识被害人过错,减少被害人过错将有助于预防、减少犯罪的发生。减少被害人过错须:提高社会成员对被害人过错的认识,提高公民素质增强公民对犯罪的辨别力、免疫力和抵抗力,建立了被害人过错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36.
浙江省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数量及比重均呈上升态势,以侵财型为主,但违法犯罪的种类、领域有多元化趋势,违法犯罪主体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绝大多数,暴力性突出,地域化特点显著,动机多样化,侵害对象以流动人口为主等特点。预防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应正确评估流动人口地位、作用,逐步健全预防治理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体系,以《流动人口管理法》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增加流动人口与流入地居民间的亲合感,减少流动人口青少年因受歧视而形成的对立、仇视情绪,开放教育资源,预防流动人口青少年因就学、就业困难而诱发违法犯罪,实施农民工最低工资限制,开展法律援助,减少流动人口青少年合法权益受侵害后产生的报复性违法犯罪,建立问题流动人口青少年帮教、挽救组织。  相似文献   
37.
一.相关概念及其区别 司法实践中及理论研究上流动人口犯罪、外来人口犯罪、流窜犯罪,三个概念容易混淆。前两者是从人口学角度定义的犯罪,但流动人口反映人口是动态的、人口是流动状态的,流动人口犯罪是指人员在流动过程中犯罪,而外来人口则是静态的是相对于本地人口而言的,外来人口犯罪是指犯罪的人员是从外来的(外地人);流窜犯罪是指犯罪人跨县区的连续作案,或在居住地犯罪后逃跑到外县市继续作案。  相似文献   
38.
流动人口毒品犯罪是流动人口犯罪中对社会治安影响最突出、危害最严重的犯罪之一,流动人口毒品犯罪呈现出占毒品犯罪比重大、无业及初中以下文化的人员作案多、团伙纠合性强、新型毒品增长迅速等特点,诱发流动人口毒品犯罪的原因有社会因素也有其自身因素,抑制流动人口毒品犯罪需从强化对流动人口禁毒宣传教育、加大打击力度、强化综合治理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9.
关于女性犯罪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犯罪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为迅速并且有较强腐蚀性的一种犯罪。当前女性犯罪呈现绝对数量增加、占犯罪总数的比例上升、以初中以下文化19-5岁的农民及无业人员为主、犯罪类型以侵财型为主、犯罪类型相对集中等特点。预防、减少女性犯罪必须全面提高女性的素质,切实采取贯彻落实男女平等、保障女性就业机会及女性参政议政权利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0.
提高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取保候审适用率是当前深入贯彻挽救、教育、感化未成年犯罪人的重要举措。当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扩数量少、所占刑事强制措施比例不高、立法规定滞后、波动采取等问题。提高未成年入刑事案件取保候审适用率需要提高认识、完善立法、建立并加强专门办理未成年入刑事案件队伍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