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带来的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国家政权体系和社会领域的问题与矛盾的大量呈现.这些问题和矛盾不仅影响着执政党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战略方向,而且成为执政党实现其政治使命的巨大挑战.审视前进发展中的困境与矛盾,以执政党为政治主导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不可以囿于某些表层的变革和某一局部的治理,而是要把党内民主、社会民主、宪政民主和文化构建作为“四维一体”的整体推进模式,共同建构起中国政治与社会改革的发展蓝图,以进一步激发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创新性活力.  相似文献   
22.
正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  相似文献   
23.
构建党的执政能力运作机制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应该建立能力运作机制。能力运作机制包括评估、培育、弥补和监督等机制的有机组成。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执政党的政治资源,配合能力运作机制,形成执政能力提升的有效力量。  相似文献   
24.
在中央提出全面建立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已经引起全国人民尤其是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创新战略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其中政策创新是其重要内容。应对新的挑战和问题,关键在于执政党的政策创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及时的政策供给;同时,使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得到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25.
中国的政党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内在机制,它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监督.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性赋予其政党监督以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邓小平同志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思想上、内容上、领导方式上都作出了新的阐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建党思想。 一、执政党要重视对基层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 邓小平屡次提醒党员和干部要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早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就对党的基层组织的类型作过详细说明,强调没有党的基层组织,党就会失去战斗力。他把认真抓好全国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7.
中国共产党处理企业党政关系的历史及其经验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共产党处理企业党政关系的发展历史1、民主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企业 ,形成了厂长负责下的集体领导体制。1934年3月刘少奇发表《论国家工厂的管理》 ,提出成立厂长、党支部书记、工会主任组成“三人团” ,并由厂长负责 ,实行“完全的个人责任制”。同年4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组织局分别颁布了《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苏维埃国家工厂支部工作条例》 ,确立了“三人团”领导体制。如工厂设有政治委员 ,他必须参加三人团会议 ,并有最后决定权。①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克服…  相似文献   
28.
任何社会现象都离不开其存在发展的文化土壤。党内民主监督虽然是政党内部的一种组织运作机制,无疑也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在政党内部民主生活的文化映射。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和适应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对于党内民主监督这一课题,都有深化研究的必要。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传统政治文化、政党执政文化以及先进政治文化等若干文化视角出发,不仅可以窥探到党内民主监督发生发展的必然性,而且也可以揭示出党内民主监督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9.
朱联平 《传承》2013,(7):102-104
孙中山的政党政治活动始终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孙中山政治生涯的早期是革命型政党政治活动,接着是欧美议会式政党政治活动,最后才走上了列宁主义政党的道路上来。孙中山的政党观实际上就是三个不同时期政党政治活动的思想反映,折射出了孙中山对中国民主化道路和建构民族国家思想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相似文献   
30.
消除和避免“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的途径之一就是提升执政党的自我监督意识,建立有效防范的监督机制。邓小平关于执政党正确开展自我监督的思想,是新时期执政党自觉克服与防范两种政治危险的宝贵财富,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