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31.
党建科学化和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两个重要政治课题。政党和社会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定性与演进的逻辑。当前情况下,执政党组织的科层化管理和利益的诉求功能,以及社会基础性秩序和多元化形态,是党和社会面临的两个最为显著的政治难题。执政党不仅有自身建设的任务,也要承担起对社会的纠偏和矫正的责任。  相似文献   
32.
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把好入党的关口反映了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作风和党务工作者的党性。有的人认为,现在党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工作,一切围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来开展,于是出现了把标准放在发展经济上而忽视了政治原则的现象。也有人把人缘的好坏作为新时期衡量一个同志能否入党的尺度,于是形成了只讲关系而忽视工作能力和政绩的状况,这些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衡量一位同志够不够入党条件,符合不符合加入党组织的标准,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站在党性原则的高度,全面考察,审慎把握,决不能以偏概全,滥用标准,拿党性原则当儿戏…  相似文献   
33.
中央苏区时期,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经历了严峻的革命锻炼和组织考验,有很高的革命觉悟,甘当公仆,全心全意为苏区人民谋利益,开启了人民政权的划时代新风。但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毕竟是在旧社会深厚的封建土壤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少数党员干部因为没有很快剔除旧社会的传统陋习,权力腐败的情况在他们身上因此而产生。党和苏维埃政府毫不姑息,坚决严惩,并在较短时间里,探索构建了系统而严格的制约干部权力腐败的监督机制,为苏区干部廉洁自律作风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这种经验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开展反贪治腐,无疑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论加强党的领导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党的决策能力应该是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而党的决策能力关键体现在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上.当下大力提倡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实际上,执政党只有真正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才能做到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相似文献   
35.
"以党建国"和"以党治国"是孙中山政党思想的重要内容。"建国"、"治国"思想蕴涵了政党政治监督的思想成分。以"主义"为政治理念的引导性监督和以舆论宣传为主要手段的舆论性监督是孙中山领导的政党政治活动的两种重要的监督方式。本文从政治监督的视角对孙中山的政党思想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政治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6.
晚清政党监督思想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政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政党监督思想的内容是:以监督甚至推翻专制政权为职志;以监督立宪、监督政府政策为基本内容;以监督相互间政见之得失为处理党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党监督必须依靠一定的政治力量作支撑。  相似文献   
37.
消除和避免“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的途径之一就是提升执政党的自我监督意识,建立有效防范的监督机制.邓小平关于执政党正确开展自我监督的思想,是新时期执政党自觉克服与防范两种政治危险的宝贵指南,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8.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全党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表明坚持文化自觉与自信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正确的文化自信必须以科学的文化自觉为基础。政治文化引导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党始终是政治文化自觉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自觉是指党自建立以来在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上的一种主动的责任担当与使命追求。  相似文献   
39.
试论构建执政党执政能力运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建立完善主要包括评估、培育、弥补和监督等执政能力的运作机制。同时,必须充分利用和开发政党资源、社会资源和根本政治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40.
关于中国党政关系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联平 《前沿》2005,26(5):41-44
中国党政关系问题, 是个老问题, 也是个新问题, 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造成我国党政关系问题的原因很多, 这方面的分析也较多, 诸如历史的、传统文化的、政治体制的等多种原因。正确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历史现实, 分析比较中西政治制度包括政党制度的异同,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中国新型的党政关系应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 完善根本制度建设, 既坚持党的领导, 又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