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王中汝 《理论探讨》2007,(3):115-117
党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利益急剧分化的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呈现出全新的特征,影响党群关系健康发展的不和谐因素也不断孳生。必须把党群关系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中去审视,通过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制度创新、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改善党群关系,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然而,就在中国农民为整个国家的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并养活了全体中国人之后,发现自己的处境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遭遇到  相似文献   
33.
国内外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的评价大概有三种,包括严重滞后说、基本未变说和基本适应说。评价政治体制是否符合经济社会需要的尺度,应该是客观的、历史的、具体的,而不能用抽象的概念简单剪裁现实。中国的政治体制基本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存在所谓的"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34.
自由主义是近代以来盛行西方世界数百年的经济、政治思潮。理解自由主义,关键是理解个人主义,以及由此衍生的本性自利的人性观、计算得失的理性观与原子化的社会观。  相似文献   
35.
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是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利益结构。但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利益表达机制却没有发生同步的变革,以致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的消极因素。遵循党的十六大精神,构建反应灵敏、沟通快捷、运转高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对于保持社会稳定、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现阶段中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具有内外多重因素。市场机制不完善致使初次分配不公平,权力因素合法或不合法地介入收入分配领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更加剧了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鉴于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根本解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收入分配本身,更取决于国家发展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37.
王中汝 《求知》2015,(1):7-9
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作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部署。把政治建设特别是法治建设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这在改革开放以来还是第一次,充分彰显出法治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突出地位和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及其落实,必将在我国掀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国家治理革命,也必将大大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8.
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的生产力水平和阶级构成还不能为社会主义奠定必需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处在上升阶段,因而他反对列宁提出的工农民主专政及其领导的十月革命,主张通过阶级合作的方式发展资本主义。普列汉诺夫的主要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足,尤其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不够充分:过于注重革命的客体向度即经济力量,而对革命的主体向度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关注不够;只强调事物发展的一般性,而忽略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停留在概念层面理解唯物辩证法,而不能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与历史条件中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列宁避免了普列汉诺夫的错误,领导俄国人民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相似文献   
39.
王中汝 《求知》2023,(8):11-14
<正>随着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大业的稳步推进,中国真实形象在国际范围内的顺利传播,成为培植与发挥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三位一体的。当代中国的国际形象传播,包括了党的形象、国家形象与人民为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精神状态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的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其中的“展形象”,既要“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