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虞浔 《政治与法律》2021,(2):150-160
我国监察体制改革后,监检衔接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课题。监检衔接既是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原则的基本要求,也是形成反腐合力、落实法律监督、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等的现实需要。当下监检两机关提前介入的衔接、留置与强制措施的衔接、证据的衔接以及被调查人辩护权利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在监察体制改革初期,宜在贯彻“引导为主、监督为辅”、“规范为主、灵活为辅”的原则下,推动监检两机关之间的衔接机制建设,同时以进一步优化调查(强制)措施、证据等衔接为目标,通过设置“过渡条款”等措施,推动监检衔接顺畅以及被调查人(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促进监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发展前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探索如何在高校法律院系建立和发展法律援助机构,是促进我国法律援助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我国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建立、发展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仍不少,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来采取措施,保证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遏制非法收集证据的良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我国非法取证的诸多表现和我国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有其必要性。应该借鉴国外经验,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有限制保留”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受害经历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虞浔 《行政与法》2004,(6):117-119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作为共存于家庭和社会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多维的视角,揭示了家庭暴力受害经历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了在干预家庭暴力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在治理城市犯罪时,必须采取传统的重点治理与现代心理防控相结合等手段。只有这样,我国日益多发的城市犯罪现象才能得到有力的遏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自创建以来,在预防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许多缺陷,需要继续予以完善优化。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就是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指导司法制度完善,坚持专业化建设的方向,走多样性发展的途径,加快未成年人刑事立法,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大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实行严格专业任职资格,从而延伸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触角,提高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效能。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刑事悬赏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悬赏作为一种特殊的悬赏方法,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我国的刑事悬赏还不够成熟,没有真正形成制度。构建刑事悬赏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具体设想:海报的制作;适用范围;赏金来源;赏金数额标准及发放原则;举报人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区犯罪学研究十分繁荣,专家众多、学派林立,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犯罪学发展情况的了解,本文对岛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犯罪学理论体系进行梳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我国网络安全漏洞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更加密切。目前,相关法律还没有明确界定"众测平台""白帽子"等概念,也缺少对漏洞测试行为的规范指引和监督制约。实践中,应在法律框架下对"众测平台""白帽子"概念进行界定,将善意因素作为主要评价对象;对"众测平台""白帽子"在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加以明确并进行限定,确立受偿机制与披露机制;建立"众测平台"及"白帽子"的有效运行机制和综合监管机制,以维护网络安全和相关民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青少年法制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法律来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是现代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颁布了地方性未成年人保护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先后出台,这些青少年法律法规的制定、施行,不仅填补了我国青少年专门立法的空白,而且以其科学的指导思想、富有特色的体系结构和切合实际的内容规定,丰富和发展了青少年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和保护青少年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由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及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复杂性、表现的多样性,许多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