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4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钱晓峰 《经济与法》2001,(10):30-31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经济交往的增多,而随之出现的欠债问题也日益突出,“讨债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然而,一些债主由于法制意识淡薄等方面的原因,不是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而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非法途径索债,其结果不仅钱要不回来,而且往往还会导致自身触犯法律,有理变成无理。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宵禁令制度曾经在美国许多地区广泛实施,并成为美国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作者通过一次在加利福尼亚对青少年宵禁令制度的调查,结果却发现青少年宵禁令制度对并不能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而且笔者认为青少年宵禁令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种族歧视、司法资源的浪费、伤害青少年的问题,实际是政府权力的过度扩张,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已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宵禁令制度曾经在美国许多地区广泛实施,并成为美国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作者通过一次在加利福尼亚对青少年宵禁令制度的调查,结果却发现青少年宵禁令制度对并不能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而且笔者认为青少年宵禁令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种族歧视、司法资源的浪费、伤害青少年的问题,实际是政府权力的过度扩张,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已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4.
论圆桌审判在少年刑事审判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7月,圆桌审判在我国少年刑事审判中第一次被尝试,经过八年的探索与实践,各地少年法庭形成了各有特点的圆桌审判的经验,促进了圆桌审判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圆桌审判已成为少年审判工作中的一个亮点与特色。然而圆桌审判中仍面临着无法可依、没有配套的专门法庭与设备、各地做法不统一、社会评价有分歧等诸多矛盾与困惑。有些地方的圆桌审判探索陷于停顿甚至取消。本文试图对圆桌审判方式进行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探讨在司法实践中与其他审判制度的衔接及自身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对失足少年的处罚,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定罪量刑,更重要的是在于挽救失足少年,预防他们重新犯罪。为更扎实地开展挽救失足少年的工作,促使失足少年顺利回归社会,笔者认为试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之限制公开,在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帮助失足少年尽快回归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不仅有其深刻明晰的社会意义和现实需要,也是为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提供理论依据的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6.
17.
作为少年审判工作的特色工作,判后帮教在上海少年审判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宗旨是为了检验办案质量,巩固审理效果,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并在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上海未成年人犯罪形势的变化和集中指定管辖、少年综合审判庭的改革,在少年法庭法官办案压力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做好新时期的未成年人判后帮教工作,成为少年法庭工作的一大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绑架、拘禁索债型犯罪定性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绑架债务人并进行非法扣押、拘禁的方式进行索债,社会危害性大。作者试图以债务性质为视角对此类犯罪的定性及举证责任作详细论述。对绑架、拘禁索债型犯罪处理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