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154篇
中国政治   156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陈东  李辉 《法制博览》2022,(5):96-99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法医学司法鉴定人员通过运用法医学、临床医学等相关科学知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之规定,对刑事、民事案件中涉及人身损害事项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检验、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为侦查、起诉、审判提供科学、客观...  相似文献   
592.
2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特别是“九五”计划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制定和完成“十五”计划,为今后的改革、开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文件,领会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十五”时期及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和十五大规定的各项战略任务。 (一) 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  相似文献   
593.
3月10日上午,我省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这时,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声音吸引了小组会全体代表的注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来看望我省代表。  相似文献   
594.
<正>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等内容,全面回答了新时代保护传承什么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等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595.
2023年1月19日22时09分,G1228次列车缓缓停靠在终点站沈阳北站。当最后一名旅客拉着行李箱安全离去,负责添乘该次列车的赵鹏也结束了当日的工作。走出站台,看着灯光下洁白的“子弹头”,他说这是一天中自己最放松的时刻。  相似文献   
596.
<正>近日,美国国务院向国会发布通报文件称,拜登政府已批准首次通过所谓“外国军事融资计划(FMF)”向中国台湾地区提供8000万美元军事物资转让。尽管美方宣称这并不意味美国改变“一个中国政策”,但美联社仍意有所指地称“该计划此前只对主权国家行使”。拜登政府加快对台军售军援,养肥的只是美军工复合体,损害的却是台湾同胞的安全与福祉。  相似文献   
597.
作为社会历史空间,纪念空间以空间形态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运用纪念空间开展纪念活动绵延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全过程,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可以有效保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记忆,拓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表现方式。纪念空间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功能在于其可以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赓续场域,突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赓续的时空界限,增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赓续实效。当前,纪念空间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必须创新纪念空间表达方式,统筹整合网络纪念空间,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记忆之场,做好纪念空间的当代阐发,构建精神谱系的常态化赓续机制,形成纪念空间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最大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