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3月16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总体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成都度身定制的重大战略指引,赋予了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的时代使命,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明确了任务书和路线图。在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有何深意?如何理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成都如何进一步优化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总体方案》引发关注的一系列热点问题,本刊特邀多位专家,从不同视角进行全方位解读。  相似文献   
22.
清代吴越地区的女性文学活动异常活跃,涌现了一大批女作家,其中女诗人汪端的咏史诗和论诗诗开辟闺秀文人创作的新领域.她的诗学天赋和独特的成长背景是她能够在清代才女中独树一帜的先决条件;她虽身为闺秀,然其咏史诗却显然流露出一股热血男儿的英雄气概;汪端对性别意识的表达比较含蓄,对婚姻和家庭的感受在诗歌中鲜有体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理性的声音.汪端诗集<自然好学斋诗钞>,是她对历史的评价和时女性角色的认知的载体,体现了她闺秀和学者的双重身份.  相似文献   
23.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社会的产生,出现了国家和市场。两者是伴随产生和发展的,既相互促进发展,又相互制衡。国家与市场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关系的关键在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即国家能力和市场的影响力。它们之间将如何相互作用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4.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尽管这一部分不算难点,但要真正掌握也不太容易。本文概括了判别函数奇偶性的几种方法,以便于准确,快速的解决相关命题。  相似文献   
25.
协商民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参与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着内在的契合性,表现在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性等方面。发展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因此应该从国家制度、基层政治、社会自治三个层面发展协商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6.
李奕  陈婷婷 《先锋》2024,(1):25-27
<正>如今东郊记忆的蝶变重生,正是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效益的结果成都东,沙河畔,人潮涌动。一面3层楼高的红砖墙上,“成都”两个大字,吸引着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为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下称“东郊记忆”)打上顶流标签—“来成都,不去会后悔的地方”。  相似文献   
27.
<正>“2024年,我们将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古建桥表示,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在深化农业产业建圈强链、抓好和美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28.
<正>“2024年,我们将从稳定就业大局、提升人力资源协同水平、强化民生保障支撑、‘智慧人社’提档升级等方面着手,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聚人才、强保障、优治理各项工作。”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道明表示。  相似文献   
29.
<正>“我们将以‘四个发力’为遵循,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大力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一号工程’,巩固增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业支撑。”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赵春淦表示。“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筑牢新质生产力的要素保障。”赵春淦说,在科技创新方面,市经信局将以工业强基为核心开展前沿性技术攻关,加大力度建平台、给场景、拓市场、优政策,健全本地科技就近转化机制、畅通外地创新本地转化渠道,推动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30.
文章利用第一期全国综合抽样调查资料,探讨了中国城镇人口的消费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个人全年总收入、调查地类型、教育程度以及主观家庭生活水平是影响现阶段城镇人口高档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