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发生在老渔阳里2号的故事,距离今天已经一个世纪了。1920年2月中旬,陈独秀乘坐外国轮船到达上海。3月初,他从好友汪孟邹位于五马路(今广东路)棋盘街的亚东图书馆搬到这里居住,原本冷冷清清的渔阳里2号一下子就热闹起来,真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相似文献   
32.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军事交流与合作作为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是中美两国关系的"晴雨表"。克林顿打破外交惯例,在白宫主动提前来会见张万年1998年9月12日至22日,在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33.
丁晓平 《湘潮》2014,(12):4-7
"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相似文献   
34.
海德姆和斯诺一起奔赴陕北 1933年11月,23岁的乔治·海德姆来到上海,那时他刚刚从瑞士日内瓦医学院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作为一个美籍黎巴嫩人,海德姆1910年出生于有"水牛城"之称的纽约州布法罗市. 来到上海后,海德姆开始研究当时流行的"东方热带病",先是在上海广慈医院和美国同仁医院工作,后来自己开设了一家诊所.本希望他回美国工作的父母在知道他到中国时,就提出了疑问:"中国那么远,你何时才能回来?"然而,海德姆一踏上中国的土地,看到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后,就决定留下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路易·艾黎、史沫特莱等人.  相似文献   
35.
众所周知,最早回忆和记叙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文献.是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于1936年上半年在莫斯科撰写的《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该文同年发表于《共产国际》第七卷第四、五期合刊上。笔者不久前从一位民间收藏家手中发现了该文的翻译手稿。  相似文献   
36.
丁晓平 《党史博览》2010,(11):22-27
长征路上邓发介绍胡金魁入党 1937年5月,为纪念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周年,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驻地专门召集参加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尚存的部分同志合影。照片冲洗时,毛泽东专门在这张合影的上方题写了两行字:“一九二七秋收暴动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至今尚存之人约数十人,此为一部分。  相似文献   
37.
作为毛泽东的女儿,李讷比她的哥哥姐姐们幸运。毫无疑问,在毛泽东的子女中,李讷是享受父爱最多的一个。她在毛泽东身边生活的时间最长.也是唯一一个在父亲身边度过完整童年的孩子,而毛泽东给她直接的教诲也最多。  相似文献   
38.
丁晓平 《党史博览》2011,(11):25-29
王安娜,原名安娜·利泽.1907年生于德国。青年时代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历史和语言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31年,24岁的安娜·利泽就积极投身于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在这里她结识了长她一岁的中国留学生王炳南,因为共同的信仰和追求,两个年轻的异国青年在交往中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