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84篇
中国共产党   165篇
中国政治   292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上海,古为长江入海口畔一个小渔村。春秋时为吴国属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因吴淞江(亦称苏州河)古称沪渎,简称“沪”;又因春申君封邑,别称“申”。上海,位于东海之滨,面对浩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要求,增强村(社区)干部工作岗位的吸引力,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从制度层面探索建立政治激励、经济保障、离职补助、能力培训等六大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增强村(社区)干部工作岗位的吸引力,在基层干部队伍中形成了"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3.
王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常以鲁彦署名,浙江镇海人,现代作家、翻译家。王鲁彦幼年家境贫寒,小学未能卒业便去上海一家洋行当学徒。他勤奋好学,1920年到北京入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并在北京大学旁听某些课程。他旁听过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课程。1922年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注重介绍被压迫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其译作先后结集出版的有《犹太小说集》、《显克微支小说集》和《世界短篇小说集》等。1923年,王鲁彦到长沙,先后在周南女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同年年底发表第一篇小说《秋夜》。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柚子…  相似文献   
14.
“一个决心为人民服务的有才能的抒情诗人。”这是1950年3月1日,胡乔木同志在一篇悼文中对英年早逝的诗人戴望舒的评价。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区)人。在中学读书时就喜爱文学,与施蛰存等切磋诗歌艺术,创办文艺刊物。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读书,后又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因参与革命宣传工作,被上海法租界当局拘捕。“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隐居松江。后到北平,结识冯雪峰、李霁野等人,并在《莽原》上发表诗作。1928年回上海,此后从事新文艺书刊编辑出版工作,并继续诗歌创作。诗集《我…  相似文献   
15.
4文化大省浙江,出了一批全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石西民就是其中的一位。石西民(1912-1987),浦江人。曾用栖明、怀南、史明操、何引流等笔名。1928年在上海参加宋庆龄发起成立的“反帝大同盟”,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共党员,后任中共沪东区委宣传部干事兼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沪东区特约通讯员。1933年赴张家口参加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1934年回上海,与钱俊瑞、薛暮桥、孙冶芳等组织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参与编辑《中国经济情报》杂志,后来任《申报周刊》编辑,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石西民以战地…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艰难的创业初期,就毅然决定于新安江上兴建大型水电站,而且由我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行安装和施工,这在中国水电史上没有先例。担任这项巨大建设工程的总工程师,当然也是中国人,他的名字叫徐洽时。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有一位毕生从事自然地理、地貌和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的专家,他是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周廷儒。  相似文献   
18.
许杰(1901-1993),字士仁,笔名张子三、吴文嘉,浙江天台人。许杰出生于天台山区清溪镇一户贫寒人家。困苦的童年生活和艰辛的求学生涯,锤炼出他坚韧达观、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许杰在1922年毕业于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先后在小学、中学任教。1930年起先后任教于中山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9.
20.
正两千年前,据说秦始皇就是自咸阳出发一路直奔渤海,为的就是"寻仙问道"以求"长生不老"。而两千年后的今天,我同样从陕西出发直飞烟台蓬莱,巧了,也是为了"寻鲜问道",但求的却是——在还不算太老的时候尽可能地探路山东、品味烟台。雪窝,大自然将烟台这样的昵称烟台的仙境之说源于海滨,所以在到达烟台的第一时间,我就选择了去亲近大海。真意外,我竟然赶上了这个冬天烟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