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去年以来,日美贸易矛盾有新的发展。汽车、半导体和日本开放大米市场问题是两国贸易摩擦的焦点。  相似文献   
83.
当前日美关系的特点是:在全球问题、国际政治等方面以合作为主,亦有差异和矛盾;在经济问题上以竞争为主,表现出“开发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的矛盾。  相似文献   
84.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当年德、日、意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早已盖棺论定.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国内在如何认识侵略历史的问题上,仍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一股否认侵略历史的逆流显得来势汹汹.今年6月9日,日本国会众议院以不到半数通过一项所谓《以史为训重表和平决心的决议》.日本参议  相似文献   
85.
7月9日,为期3天的第19次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东京闭幕。这是美日欧在经济很不景气、国内难题缠身的形势下所作的一次重要协调。与会前各方所作的悲观预测相比,东京会议能顺利举行,并达成某些共识,应该说是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清醒的分析家已注意到,这次会议远不象与会首脑会后宣布的那样乐观,其中充满矛盾与争斗,某些矛盾在会后可能看得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86.
一、“外冲型经济”——东亚腾飞的膀翅据联合国等统计,东亚地区——中国、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960年为7.6%,1986年升至16.6%,同期东亚地区出口比重从7.5%增至19%。1987年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5%至5.7%。亚洲四小也连续3年为6%至12%的高增长。东盟各国1988年经济增长率在3.7%至11%之间。整个80年代,堪称是东亚经济迅速崛起的10年。  相似文献   
87.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20,(1):113-126,128
2018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和东北亚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中国与朝鲜、韩国的关系同时改善并加强。中日关系也重回正常发展的轨道。然而,韩日关系则反复出现各种矛盾和摩擦,持续恶化。21世纪以来,中日关系与韩日关系发展变化往往具有同一种倾向,即中日关系恶化,韩日关系也会倒退;中日关系改善,韩日关系也会回暖。然而,2018年以来,中日关系与韩日关系则出现反常的"逆向发展"倾向。韩、日同中国之间关系有所改善,而韩日之间关系则明显恶化。这种逆向发展现象产生的原因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侧重分析2018年以来韩日关系恶化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韩日关系前景做以评估。  相似文献   
88.
G20崛起是当前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中一件具有标志性的事件。2009年10月29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特邀中央部委和解放军的相关研究单位以及北京、上海一些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举行了题为"G20崛起与国际大变局"的专题研讨会,会议议题包括:G20崛起的深层次原因何在?它与金融危机、世界力量结构的变化、全球化有何关系?G20崛起的影响和意义何在?它是否意味着国际体制转型的开始?是否意味着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全球治理趋势的加强?G20在危机过后是回归平庸还是取代G8而成为世界经济协调与合作的首要机制?如果G20真正机制化,它与G8、联合国等组织的关系如何处理?G20崛起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应怎样看待和利用G20,等等。与会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甚至激烈交锋,提出了不少有新意、有深度、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的见解。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9.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整体是非对抗性的,但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的争议的局部对抗性矛盾依然存在。如今,日方拒不承认中日之间存在领土争议和曾经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而企图以军事实力、日美同盟制约中国。这就使钓鱼岛这一局部争议,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全局。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抚今思昔,对钓鱼岛问题追根溯源,了解这一领土争议的来龙去脉,从日本对华战略演变角度分析中日钓鱼岛之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0.
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而世界进入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多种国家模式竞争的新阶段。在两制长期并存的历史时代,国家的兴衰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与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绝非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是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和完善。中美贸易摩擦与其说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立,不如说是不同国家模式的竞争。21世纪以来,中美不同的治国之道和治世之道各有优长。面向未来,中美如何把贸易摩擦变为模式的协调与磨合值得研究。在新时代,对中国来说关键是要确保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