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周建华 《法学家》2015,(2):166-175,180
法国现代调解制度的发展是本土资源和外来经验结合的产物。它是传承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调解立法,借鉴英美法系调解经验的基础上,在法国现代社会条件下发展的结果。法国的调解目前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即由国家依附型调解和社会自治型调解组成的混合模式。而从国家依附型调解逐渐过渡到社会自治型调解,已成为法国调解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32.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本该是一芳净土;教师是教书育人盼实施者,本该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校长是教书育人的领导者.本该是教师的楷模。而山东省临沂市广播电视大学原校长王金华.在半百之年却成了教师队伍中的腐败分子。他,收受他人贿赂,侵吞公款,一步步滑入了犯罪的泥潭,晚节不保,最终沦为一名阶下囚。  相似文献   
33.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分为领导者的推进过程、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和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三个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与三个环节中各要素主体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必须重视发挥三个要素主体的有效性,加快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4.
35.
正How old is Jinlong?I don’t know.What I do know is that the sheer cliff has stood there wreathed amid cloud and mist,the dawn glow has radiated brightly,and Jinlong people have lived and multiplied here for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Actually,Jinlong is remote from the outside world.When I came here over 10 years ago the road was still a narrow goat track.But it is precisely this isolation that has enabled the culture to pass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its own fashion.  相似文献   
36.
There is a ballad Miao weaving process that goes like this;Select the cotton,pound the cotton,  相似文献   
37.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扎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仅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根本的保障作用,而且对于在全社会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引导大学生骨干努力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而这一过程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38.
网络安全监察专业是在公安高等院校中开设的特殊专业,该专业涉及到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在设计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体系结构,以小组合作为平台,构建立体化、多元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专业综合素质、知识层次及应用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9.
周建华 《时代法学》2008,6(5):73-77
调解保密原则的诠释,从形式上而言,调解程序保持封闭状态,即不公开进行;从实质上而言,调解程序中产生的信息将被禁止随意披露,即使是在诉讼程序中。这种诠释部分缺失于我国现有的司法调解中。司法调解保密原则的确立在于保障调解程序的安定性和诉讼的公正。但是,考虑到调解程序的安定性和诉讼程序的稳定性,司法调解的信息将被划分为“事实”信息和“行为”信息。前者被允许披露于诉讼程序中;只有后者,即调解程序中人们基于对调解的信任以自己的意愿追求某种法律效果产生的信息,将始终处于保密的范畴。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