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随着农村牧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考验。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针对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农村牧区的发展与稳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职工下岗分流问题是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职工下岗分流问题将会长期存在。所以,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寻求到思想、体制、机制上的根本途径和办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一、正确认识下岗分流问题关于职工下岗分流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关注。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有人说:“下岗是…  相似文献   
23.
孟和宝音 《前沿》2005,1(1):37-39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形成了新时期党建理论。在新世纪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 ,我们党要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 ,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这一历史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4.
<正> 森林是苏维埃人民的国有财富。我国在这方面拥有大量资源。苏联木材蓄积量占世界34%。除木材外,森林还为国民经济提供松脂、坚果、浆果、蘑菇、制药原料和工业原料,为狩猎业提供产品。森林亦是最佳的天然调节器,它保护着水分,帮助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微气候,为人的生存创造着良好条件。哪里有森林,哪里的空气就清新些,那里的水就甜美  相似文献   
25.
科学权衡政绩大小。衡量干部工作政绩的大小,应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所谓纵向比较,就是与原来的基础进行比较,看其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分清哪些是继承,哪些是创新,不能把继承当作创新,更不能贬低过去以突出现在,而要从分管工作进步的幅度中去认定干部的政绩大小。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要与同时期同行业同系统的单位进行比较。比较中不能只看单项工作政绩。过去有些考核往往以单项工作政绩论高低,只要一项工作冒了尖,在上面挂了号,不管它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轻重如何,就认为这个单位比另一个单位强,这个干部分管的工作…  相似文献   
26.
通辽市科左后旗有农牧民党员7475名.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广大农牧民党员带领农村牧区各族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辛勤劳动,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一道走上了致富路。但全旗还有1000余名农牧民党员,由于天灾病祸,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增强广大农牧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加快全旗农村牧区致富达小康步伐,从2000年2月开始,旗委筹措资金100万元,组织实施了“党员致富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使贫困党员脱贫。半年多来,全旗已有740名贫困党员(已发放扶持资金70余万元)在“党员致富工程”的扶持下,  相似文献   
27.
近几年来赤峰市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占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62%以上,而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对设施农业起到了强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针对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应采取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快产业化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28.
<正> 一、苏联宪法的监督实施为保障宪法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宪法的实施予以法律保护,这是各国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保障。对宪法实行保护的概念,在苏联,相对而言,还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才提出来的。所谓对宪法的法律保护,就是保证宪法规范在现实社会和国家生活中得到全面落实和严格遵守而采取的各种法律手段的综合。对宪法从法律上予以保护,首先要使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和在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当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要以一切法律、法令、从属性法律文件以及其他规章制度与宪法相适合为前提条件。这是用法律保护苏联宪法  相似文献   
29.
<正> 按照苏联学者的观点,建国七十多年来,苏联民主法制经历了初创时期、横遭践踏时期、停滞发展时期,而现在正处于复兴时期。复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使人民真正参加国家管理,改善国家生活领域内各项制度,增强其吸引力。这是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这种改革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的国家观念的更新。首先,完善社会主义时期的苏维埃国家被认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工具,这是正确的。正因如此,国家本身应服从人民利益、社会利益,因为人民在创造社会主义生活方式过程中为了自己利益利用国家,而不是人民为国家所利用,苏维埃国家应成为苏维埃社会忠实公仆。其次,苏维埃国家在目  相似文献   
30.
<正> 一、民族语言与民族语言权 民族语言是同一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往联系所共同使用的言语,它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一个民族拥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便于研究、整理、总结、发展、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的先进文化以及科技领域新的发明创造。因此,民族的语言文字担负着为后代传播物质文明建设经验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任务。 民族的语言文字同一个民族的精神、爱好、情感、思想、个性,乃至同一个民族的尊贵庄严永远联在一起。民族的语言文字能唤起人们的正当的民族主体意识,引发人们的民族归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