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猪 2~3月龄无临床症状的健康猪67头。品种为关中黑和巴克夏。体重20~40市斤,公母均有,生长发育良好。 另外从马、驴、牛、山羊的颈静脉采血涂片。 (二)试剂配制 1.固定液:福尔马林-丙酮缓冲液:磷酸氢二钠(Na_2HPO_4·12H_2O)100毫克,磷酸二氢钾(KH_2PO_4)500毫克,依次溶于无离子水150毫升中,然后加丙酮225毫升,40%甲醛125毫升,充分混合后过滤,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72.
劳动法──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国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已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并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日本大众文学从以下三方面作了阐述:1.源于民间文学和说唱艺术的日本大众文学随着出版业的迅速发展而兴起,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日本民众的审美情趣,逐步成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民众欢迎的艺术形式;2.日本大众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民众心态,表现时代风貌,针砭时弊、批判丑恶,逐步扩大了在民众中的影响。可以说是作家与民众共同创造并发展了日本大众文学;3.日本大众文学因扎根于民众这一丰饶的土壤之中而拥有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4.
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观点、部署的重要任务.本文侧重于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相关问题,认为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指导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科学发展现具有实践应用性.  相似文献   
75.
公平正义的根据、条件和现实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的根据在于现存社会的利益矛盾及其发现和调控要求。其一般条件在于有客观基础、主观愿望和行为准则。它有一个理性标准、一个直观标准。  相似文献   
76.
关于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张国祥当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千方百计解决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问题,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分析下岗职工的状况,思考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7.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也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追求。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人民当家作主”作了深刻的论证,并就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8.
张国祥 《理论月刊》2005,(11):22-2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丰富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历史地位和新贡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新的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系统论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9.
中国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站在世纪的高度,回顾过去、筹划未来,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国工会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为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跨世纪的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   
80.
“又”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副词,同时也是日语中的一个汉字,读作“”。尽管如此,两者在意思及用法上并不等同。“”是汉语“又”的基本译法,但由于汉语“又”具有更多的含义及使用方法,所以在日语中也有其他各种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