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多数学者认为肖志军拒签事件属于极端个案,不能说明法制不健全。其实,该案反映出我们的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其要害在于公法规则在医患双方关系中不适当地设定了患者家属的主体地位与决定权。这种规定在理论上造成逻辑悖谬,在实践中不仅不必要,而且可能造成与立法预期相反的效果。在特定条件之下,取消患者家属的决定权,解除对医院紧急救治行为的强制禁止,则类似问题可迎刃而解。肖志军事件中所出现的问题其实是国家出于政策管制的需要而不适当地介入私法关系所导致的后果,它反映出我国公私法关系理论亟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2.
责任制度与救济机制是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关于价格听证制度的研究多数是探讨完善听证程序本身,而少有关注责任制度与救济机制的文章。目前我国价格听证法律责任的规定很不完善,救济机制则由于行政决策的性质而局限于行政救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以民事责任补充甚至替代行政责任来解决价格听证程序的责任虚化问题;并将包括价格决策在内的行政决策等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令其接受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33.
作为国际治理结构的一部分,东亚的区域间主义在解决当代国际关系中日益增多的跨区域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经验和理论层面对区域间主义的概念、形式进行了梳理,扩大了对东亚区域间主义的理论认识。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本文认为权力平衡、利益共享、地区身份建构等因素直接推动了东亚区域间主义的发展,但东亚区域间主义仍然处于考验之中,其发展还取决于诸多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4.
1996年4月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建立共同体条约》,两国议会批准后将正式生效。这表明,俄白两国在全方位一体化道路上比独联体其他成员国走得更快。 一、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相似文献   
35.
1994年9月2~12日,江泽民主席先后访问了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这是江主席对该3国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江主席同3国领导人分别举行了会谈,并与俄乌签署了联合声明及双边合作等文件,与法国签署多项经贸合同和合作意向协议。3国政府和人民非常重视和十分欢迎江主席的访问。现将3国领导人和新闻舆论界对此访的重大意义、丰硕成果及希望建议等有关言论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36.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所代表的两大意识形态的全球对抗淡出历史舞台,这为国际社会各种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果然,一时间新的国际关系理论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一些学者提出了诸如“地缘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一体化”等观点;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大肆宣扬“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第三条道路”、“新干涉主义”、“霸权稳定论”等理论。这些名词各异、貌似无关的思潮理论具有一个共同的功用——为国际政治中的干涉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造理论根据,建立符合西方价值观的“冷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介一系列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理论思潮,供读者分析、比较,为加强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思潮的追踪研究和提升我国在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6月中旬,俄罗斯布琼诺夫斯克市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人质事件”,从而再次引发了一场俄罗斯议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对立,政府险遭弹劾。在俄总统、总理和国家杜马主席共同努力下,政府险渡难关,俄罗斯尖锐复杂的政治局势暂时趋于平缓。现将此次政府危机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白俄罗斯首任总统卢卡申科任戚,张晓慧白俄罗斯今年3月15日通过新宪法,确定实行总统、议会、部长会议和宪法法院四位一体的国家体制。6月23日、7月10日举行了首届总统选举,原议会反贪污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经过两轮角逐,战胜了包...  相似文献   
39.
"新自由主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起,被学者们称为新自由主义标志的“里根主义”、“撒切尔主义”盛行西方,它们曾是西方主要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西方经济因此暂时摆脱了滞胀局面,保持了较长时期的低速增长。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新自由主义却造成了高财政赤字、高债务、高失业的危险局面,致使9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再次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40.
新干涉主义     
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美国和北约以人道主义援助为借口打出了“新干涉主义”旗号,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军事打击,从而严重冲击了国际法体系和国际关系准则,恶化了世界政治形势,激化了国际矛盾,对国际安全形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