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1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61.
在中国工会第十三届大会期间,座落在川东华蓥山麓的四川省邻水县金嶙水泥有限公司热闹异常。曾被全国总工会领导称为“山妹子”的化验室分析班班长颜昌琼,走出大山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的各种情况一时成了全公司上下关注和谈论的焦点。 今年35岁的颜昌琼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16岁参加工作。19年来,她立足岗位,发奋  相似文献   
162.
李兵 《法人》2004,(4):40-41
中国粮食安全的隐患在哪里,对于隐患又如何消解? 在今年“两会”期间,粮食安全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此前的2003年第四季度,我国粮食及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6年来首次全面上涨,而且粮食产量可能会跌破9000亿斤,比最高产量的1998年减产1500多亿斤,此情况引  相似文献   
163.
李兵 《学理论》2010,(18):262-263
大学的文学教育一直被人所诟病,以文学史的教学为例分析了当前文学教育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4.
李兵 《学习月刊》2010,(10):39-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环保产业主要包括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洁净技术产品生产等四个方面,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环保产业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义好义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和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5.
姜传伟  刘东  李兵 《法制与社会》2010,(29):163-165
刑法、刑诉法修改后,反贪侦查工作机制明显不适应形势要求,表现出消极被动、缺乏专业分工、效率低下等不足,工作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新机制体现为摸查案源、预审、综合工作相对分离。新机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培养专门人才,有利于解决案源不足、突破案件的能力不高这两大制约办案工作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6.
167.
中国政府创设社会服务,不仅要致力于政策和实践活动的完善和创新,更需要注重理论创新。社会服务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构建符合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型。无论是社会服务,还是社会政策整体的理论建构,都必须围绕着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国情,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依次展开。通过构建社会服务模型的理论框架来指导社会服务制度建设,这种尝试是积极的和有益的,同时,社会服务模型的构建和社会服务制度建设也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政策的理论建设和创新社会政策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8.
目前 ,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三项教育”活动 ,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三讲”教育在公安机关的延伸和具体化。“三项教育”必须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讲政治为核心 ,教育和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永葆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69.
姜传伟  刘东  李兵 《法制与社会》2010,(28):73-73,79
近年来,不管在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界,关于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之便”、“公务”等概念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对有些案件的处理出现了偏差。本文拟从一则案例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0.
试论道德的人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谈论道德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向度,那就是道德的人学基础.道德如果不能从人的存在方式中找到根据,那么它就很难在人的行为中得到落实.对道德和伦理进行必要的区分,把道德理解为人之为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进而在人的自我理解中揭示道德的人学基础,把道德内在化为人的存在的根据和力量的源泉,无疑有利于深化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