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71.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莱利和伍瑞案件作出最终判决,明确警察在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时若要搜查嫌疑人手机中的信息,必须获得搜查令。该判决是科技发展推动法律调整限制权力运行边界的产物,而利益衡量是法律调整限权边界的原则,法院独立的居中裁判是利益权衡的关键;该判决亦带来实践中的新问题——有搜查令的手机解锁面临困境。我国刑事诉讼法缺少对手机搜查的法律规制,应当在利益权衡中确立手机搜查保护公民权利的原则,完善手机搜查的令状原则,规范搜查条件和程序、范围,建立程序性制裁机制,提高侦查人员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7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设计与犯罪现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引起了各国犯罪学家的普遍关注。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同心圆理论”,从城市空间设计角度探讨犯罪原因做出的初步尝试。此后,为寻求犯罪预防,奥斯卡·纽曼提出“可防御空间”,成功地将城市空间设计与犯罪学理论融合在一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化的现状,本文从城市空间设计的角度提出建立“层进式城市空间防范模式”,以更好地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公民意识以公民为基点对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做总体概括。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成绩的取得不能淹没问题的存在。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突发群体性事件以及各类社会问题的产生显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社会排斥、消极公民、政治冷漠等与公民意识相关的问题。按照公民意识的经典理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关系的扭曲与不和谐。对此,只有以协调社会生活各领域关系为基点,采取相应措施使市场领域、国家领域和公共领域和谐共处,才能构建良好的公民意识现状,为提高政府的综合治理水平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4.
<正>有人问李德华:“做一名法官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李德华说:“我的理解是善良。”她的语调很温柔,目光中却又透着坚定。2008年起,李德华担任廊坊市安次区人民法院龙河法庭庭长,14年间,她以一名女性法官的坚韧和柔情守护着司法的最后一道防线。半年前,她又转换战场,担任广阳区法院副院长兼临空经济区法庭庭长,助力临空经济区的腾飞启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