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按照恩格斯和当代学术界对意识形态的划分和认识,可以把意识形态区分成不同的类型,从而可以多视角地观察和认识意识形态.同时,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具有多重性,是多种特性交融的产物.由于现代化的政治过程是民族国家不断强化和国家的自主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因而国家意识形态也随之得到了强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家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强化,但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尽管它们提出了"爱国主义气"现代化"、"科学"民主"等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则和口号,但这些价值选择还未深入地内化到人们的价值和行为中去.理性的解读这一问题,为我们从实际出发构建现代国家意识形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一、精英型政党组织形态和权力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作为政党最初形态的精英型政党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美等国的议会中,由于是仅限于议员的派别组织,所以,从内部结构来看,这种政党只有党的公职部分而没有党的中央和基层组织。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首先是在地方层面上进而也在中央层面扩展了追随者,尽管人数还很少,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很松散,但已经形成了由党的中央、基层组织和公职部分组成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43.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亚洲式民主"问题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本文在介绍这三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