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31.
1987年秋季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靠近Angara的肉鸡生产区首次发生了一起肉用仔鸡大量死亡的烈性传染病。病症特征为心包积液,肺水肿和高度死亡率(高达75%)。1988年1~7月在费萨拉巴德亦有20群肉用鸡发生此病。随后逐渐蔓延至巴基斯坦全国。该病以其首次发病的地名命名为安哥拉病(Angara disea-se),亦有按其病症特征称为积水性心包炎综合症(Hydropericardium Syndrome)或心包积液综合症。  相似文献   
32.
对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进行了综述,论述了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对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在狂犬病病毒致病机理、狂犬病疫苗以及病毒载体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各种病毒拯救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3.
为获得猪源札幌病毒(SaV)衣壳蛋白(VP1),以SaV CH430株的RNA为模板,采用RT-PCR扩增VP1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并将成功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显示,获得的VP1基因全长为1 635bp,编码545个氨基酸。SDS-PAGE结果显示,目的条带大小为63ku,与预期结果相符。重组菌在37℃、IPTG终浓度为0.8mmol/L、诱导表达6h时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表达的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将纯化的VP1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得到了超免疫血清。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与超免疫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上述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VP1蛋白的功能和研制ELISA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TGEVS基因序列设计了 3对特异引物 ,经RT PCR扩增获得了TS株S基因的SⅠ、SⅡ和SⅢ 3个片段 ,其大小分别约为 12 6 2、2 36 8和 12 6 6bp。SⅠ、SⅡ和SⅢ片段经剪接后 ,可知TS株的S基因全长为 4 347nt ,共编码 14 4 9个氨基酸。对TS株与其他毒株的S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 ,TS株与Miller株、FS72 2 / 70株、TGEVH株、96 1933株、TFI株均在 112 4~112 9位有 5′ ATGATA 3′六个碱基 ,而在Purdue株、TH 98株、NEB72 RT株和PRCV HOL87株中缺失 ;TS株与Miller株、FS72 2 / 70株、TFI株、Purdue株、96 1933株、TGEVH株、TH 98株、NEB72 RT株和PRCV HOL87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6 %、98.9%、98.0 %、98.3%、95 .7%、99.3%、97.7%、98.3%和 97.5 % ,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9.2 %、98.4 %、97.7%、97.8%、94 .8%、98.6 %、97.2 %、97.7%和 97.0 % ;TS株S蛋白的推导氨基酸序列较Purdue株、TH 98株和NEB72 RT株多出 2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 ,共 34个。与不同毒株比较后 ,推测在TGEV的S蛋白中第 71位的Asp(D)与呼吸道嗜性有关 ,第 2 19位的Ala(A)与肠道嗜性有关  相似文献   
35.
用分离自甘肃兰州和天水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L_2株和Ts株,以对倍的蜂胶水乳剂为佐剂,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蜂胶灭活疫苗。用该苗0.5ml接种5日龄或7日龄雏鸡,免疫后21天AGP抗体阳性率可达50%~60%,免疫后28天,AGP抗体阳性率可达100%。用该苗1ml免疫产蛋鸡,免疫后21天AGP卵黄抗体效价可达1:64以上。  相似文献   
36.
1984年3月25日,我们由兰州某鸡场购回20只新杂288成年公鸡,体重3~4斤左右,外观健康。运回后置严格消毒的动物舍作试验前的饲喂观察。自4月5日至16日先后有4只鸡发病。对发病的鸡全部剖检,进行病原分离和疾病复制,确诊为金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鸡葡萄球菌病。鉴于本病在西北地区很少报道,现将我们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鸡贫血因子感染症是由鸡贫血因子(CAA)引起的一种幼龄雏鸡的亚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贫血、骨髓再生机能障碍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CAA自1979年日本学者Yuasa首次报道以来,西德、瑞典、英国、丹麦、波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报道发现了CAA。由于CAA可以经卵垂直传播,那么由大量感染鸡群获取生产疫苗材料的现状,预示着本病的危险性更加不可忽视。我国迄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猪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C-端主要抗原区的原核表达产物是否具有抗原性,用PCR技术对猪戊型肝炎病毒ORF2C-端基因进行扩增,经克隆与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片段编码289个氨基酸残基。将该目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表达菌BL21(DE3),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HEV-ORF2-C,其重组菌于37℃、0.5mmol/L IPTG诱导表达4h后,菌体裂解物经SDS-PAGE分析,在分子质量约为34ku处出现一新蛋白带,与预期的目的蛋白分子质量相符。质谱鉴定表明,成功地表达了HEV-ORF2C-端蛋白。Western-blot和抗体效价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狂犬病病毒aG株的进化情况,分析狂犬病病毒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功能,采用BHK-21细胞培养繁殖狂犬病病毒aG株,运用RT-PCR扩增G基因,将其与pMD18-T simple vector连接后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经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进行鉴定,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功能,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狂犬病病毒G蛋白基因全长1 575bp,包含1个阅读框(ORF),编码52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蛋白的分子质量为58 377.22u,理论等电点为7.080,半衰期为30h(体外哺乳类网状细胞),不稳定系数为42.99,脂肪指数为88.45,总平均亲水性为-0.106,最大疏水性为3.489,最小疏水性为-2.600,信号肽序列为1~19位氨基酸残基,跨膜区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为跨膜蛋白,预测可能包含有4个N-糖基化作用位点,2处基于cAMP和cGMP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13处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2处酪蛋白Ⅱ磷酸化位点;1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9处N豆蒄酰化位点;1个酰胺化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G株G蛋白与DRV株进化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40.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研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便兽医药科技工作者全面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研发及使用现状,进而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