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近年来,从欧洲债务危机、德班气候峰会再到叙利亚问题,都可以看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身影。一系列外交实践都表明,中国外交已跃上一个新的高地。  相似文献   
32.
中国的实际形象与外部认知之间存在反差人民论坛:为什么中国会以形象片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此种形式的选取相较于传统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张颐武: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迫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实际形  相似文献   
33.
新世纪初年的国际政治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尤其是“9·11”事件的发生及其后续影响,更使国际格局呈现出一种混沌迷离的状态。这种状况,主要缘于冷战格局崩溃后,新的国际政经格局尚未形成,世界还处在一个大调整的进程中。大调整时期的国际格局,其特征便是多变。虽如此,其变化趋势仍非无迹可寻。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本刊邀请王逸舟、阎学通、陆忠伟三位学者,对2002年的国际政治形势作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现状做了检讨与反省,认为在看到繁荣兴盛外表的同时,必须承认这门学科发展的不充分性和其他缺陷,如多元化趋势化下的“失重”问题,“进步”意识和质疑意识淡漠的问题,“以科学为业”之精神缺乏的问题,等等。作者还追溯了中国传统思维造成的消极影响,提出要对现状展开批评性大讨论,用“知耻勇而后勇”的态度,争取这门新兴学科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35.
著者王逸舟在该书《后记》中介绍:“本书是中国学者对国际恐怖主义根源的一种探索,尽管出版已有多年,现在看来里面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依然经得起时间考验。根据一些读者的建议,笔者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商定,对书中部分内容略做修订后再版。新加的内容,包括了导读和最后一章(李东燕研究员在原有文本基础上做了大幅增订和修改而成)。”  相似文献   
36.
作者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研究心得,在简要回顾中国国际关系学四十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既充分肯定了该学科的成就和特点,也坦率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热诚地提出了改进、提高的若干方策。作为一篇学术(科)史述评,本文对于了解中国国际关系学的来龙去脉,把握学科进步的基准和趋势,推动学科的健康和顺利发展,特别是对于甫入这一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年轻学子来说,都饶有兴味,颇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走过六十五个春秋,我们国家也正在变成真正的全球角色。无论对于国人还是外人,它都是意义重大的历史进程。展望未来,中国将成为国际关系变化的最大动能之一,新一代领导人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然后梳理新的外交变化,最后分析战略机遇过程中面临的外部挑战。新阶段大体上,可将新中国创始以来的  相似文献   
38.
39.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一书,给我们诸多启示。它不仅证明了巴里.布赞教授等作者旺盛的思想力,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欧美学者在学理分析方面的优势。对此,中国学界要有差距意识和清醒估计。换言之,在看到中国经济贸易能力逐渐增强的同时,我们要清醒意识自身"软实力"的不足。不过,正如两位作者在序文里所言,  相似文献   
40.
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何看待这场危机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是否可以持乐观的心态看待这场危机,媒体、学界存在诸多的争议。我想这场危机短时间内难有巨大的转机,美好的主观愿望不会主导事物的客观走向。未来,有待我们保存实力,冷静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