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大战略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战略,特别是中国大战略问题,是2005年中国学术界新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明确倡导中国大战略的系统研究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需要,也是对中国模式讨论热的一种回应.在对中国大战略的定位和主要依据作了阐述以后,文章最后对中国大战略的涉及面进行了框架式的勾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拓 《国际观察》2014,(1):1-10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在这些因素中,主权国家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主权国家对于价值观的选择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在三种典型的国家对外价值观中,和谐优先型价值观较之于民主优先型与平等优先型价值观对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全球合作的不断深入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蔡拓 《党史博采》2005,(2):66-71
联合国新一轮改革正在酝酿与启动.本次改革体现出三大新指向,即强调多边主义,确立多边机制的权威;加大联合国自身的民主化力度;关注发展与非传统安全.联合国改革的新指向与转型中的中国的理念、原则及自身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讲是契合的.我们的理性与积极回应是:树立并逐步强化多边主义意识,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明确立场,支持联合国民主化改革;在发展和非传统安全领域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5.
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6年2月11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国国际法学会在外交学院召开以“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主持会议。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媒体等单位的十几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阐述了各自独到而有见地的思想与观点,本刊择要编辑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和谐世界标示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世界的理念是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中国反思并重新确立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外战略的标志性成果,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涉及意识形态、国际定位、外交哲学。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人类相互依存的日益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同,它既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主题,也成为一个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向度与内容。本文立足中国视角,探讨全球治理面临的新环境与新问题,分析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特点,并着重阐述在当今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视角与新定位。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政治学呼唤新的政治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政治学呼唤新的政治思维南开大学政治学系蔡拓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20世纪无疑是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世纪。然而许多趋向表明,21世纪将是更加震撼人心的世纪,它将使人类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已露端倪的革命性变革,呼唤新的政治思维,而...  相似文献   
19.
蔡拓  张冰冰 《探索与争鸣》2022,(7):31-46+177
备受西方推崇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由于近20年来世界大变局的新形势引发了诸多思考和讨论。虽然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发端于西方民主国家的互动,不过该秩序内含的扩张性和排异性推动着西方世界在冷战后力求将其扩展为全球秩序。在认知中,时常存在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相混淆的情况,但事实上二者在思想理念、相应规划上均存在差异。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基于现代性规划所形成的强势决定论不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拥有明显的世界主义倾向,对和平的诉求、人权的保障以及追求世界范围内的公平正义使得该秩序在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拥有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一方面要承认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在传播自由民主、市场开放、制度化安排等方面对世界起到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必须指出,该秩序的干涉取向、等级思维以及自由主义内部缺陷不仅给国际社会带来破坏性影响,而且导致自身陷入危机。在全球化迅速发展、全球问题愈发严峻的今天,国家主义的思维模式注定无法获得广泛认同,以世界主义为指导,将人类视作相互依存的整体,进行平等的对话、协商与合作才是摆脱诸多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的国际定位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立足于对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内向型与外向型、反应与塑造三对关系的分析以及对21世纪国际关系五大走势的阐释,来探讨这一历史性课题。唯此才能高瞻远瞩,体现出战略性、塑造性、持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