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75篇
世界政治   1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7篇
法律   1528篇
中国共产党   1627篇
中国政治   2160篇
政治理论   627篇
综合类   84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九一一事件后,国际反恐行动似乎已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这与人们对恐怖主义的"越描越恐"密切相关,而隐喻的存在及广泛使用是导致"越描越恐"的重要原因。在恐怖主义的治理中,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涉恐隐喻具有启发性,但也因其随意性、凸显与隐藏的特征,限制了人们关于恐怖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在美国涉恐的政治、媒体和学术话语中,"恐怖主义是战争""恐怖主义是野蛮的东西""恐怖主义是疾病"和"恐怖主义是不受欢迎的植物"是占主导地位的隐喻。这些隐喻深植于历史、人们的恐惧、社会系统和舆论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恐怖主义的正统看法。进行隐喻分析,使用多种隐喻,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隐喻陷阱,但仍不能消除它。因此,在恐怖主义治理的过程中,坚持"犯罪"隐喻为主导、灵活使用多种措施、重建受损的政治秩序、减少对无辜平民的伤害和对穆斯林的歧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2.
我下乡工作时,听到一些乡镇干部抱怨:"免征农业税后,群众已不怎么理睬乡镇干部了."口气里颇有种失落感,究其原因,"现在已经很少有农民来找乡镇政府办事了."  相似文献   
153.
人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T脱失的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人梗死心肌中心肌肌钙蛋白T的脱失情况,探讨其在人心肌梗死死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人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T的脱失情况观察。结果 人梗死心肌肌钙蛋白T有明显脱失,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人梗死心肌肌钙蛋白T的脱失面积与正常人心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可能成为人心肌梗死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昌吉州从1993年开始进行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十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依据调研数据,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昌吉州经济社会的影响、制约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加快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化解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5.
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相似文献   
156.
选举制度是与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的宪政制度,是构筑国家政权体系和运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宪政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2004年8月23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此次修改是选举法的第四次修改,它是在总结1995年修改选举法之后选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宪法精神进行的一次制度创新,这对于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7.
陈新田 《理论月刊》2004,(10):158-161
独立后至内战前的这段时期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发展很快。美国的独立为农业发展奠定了社会政治基础,美国政府制定的比较民主进步的土地法令是农业发展的前提,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农业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大量移民的迁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农业科技的进步及农业教育的推行也是美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8.
“1123(即2002年11月 23日)与农共生,台湾 农渔民团结自救”大游行如期举行,岛内各县市13万农渔民集结台北,抗议台湾当局“藉改革基层金融之名行整肃农渔会之实”,呼唤社会重新思考台湾农渔业、农渔民与农渔会的关系,制定真正永续发展的农业金融政策,还弱势群体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159.
新时期对公安派出所所长提出新的要求。新时期公安派出所所长应当具备搜集使用信息意识、改革创新意识、执法为民意识、公仆廉政意识;并要具备驾驭工作全局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抓好警务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0.
教育目的最终还是还原于对人本质的思考。从本质上说 ,人是创造者 ,是教育的主体 ,人的最大自由与解放是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