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伊拉克重建之路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国家重建工作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几年来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大力量为争夺权力进行了激烈而复杂的斗争,曾经作为伊拉克传统政治主导力量的逊尼派承受着政治边缘化的厄运,反抗也最为强烈.因此,只有妥善处理逊尼派的政治要求,才能实现三大力量的权力分配和制衡,缓解教派矛盾,使重建工作早日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2.
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1932年2月13日生于喀中南省贾埃洛地区桑梅利马县姆沃梅卡村,是喀南部贝蒂部族的支族布颅族人,信奉天主教。比亚少年和青年时代分别就读于埃代阿一所教会学校和雅温得一所中学。1956年至1962年在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巴黎政治学院、法国海外高等研究院研读法学和政治学。1962年回国后在总统府任职。1964年至1967年任国民教育、青年和文化部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1967年任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1968年起任总统府秘书长长达7年。1975年6月至1982年11月任喀麦隆共和国总理。1982年11月,前总统阿希乔(1989年12月30日病逝)因病自动辞职,并宣布根据宪法规定由总理保罗·比亚接任总统职务。  相似文献   
13.
魏亮 《当代世界》2018,(3):70-73
2017年末,以领土形式和治理模式存在的"伊斯兰国"宣告消亡,伊拉克由此进入后"伊斯兰国"时代。当反恐战争退居次位时,伊国内政治斗争和外部势力的角逐日益凸显,伊拉克未来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4.
魏亮 《时事报告》2010,(1):82-84
近年全球粮食产品价格同比快速上升,2006年涨幅为12%,2007年涨幅为24%,尤其是2008年,前8个月涨幅超过50%。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使全球一亿多人深陷贫困之中,目前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或相关疾病死去。  相似文献   
15.
贯彻干部“四化”方针,选拔培养好接班人,是关系到党、国家、军队长远利益的根本大计。当前,从我们了解的一些干部的思想反映看,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四化”方针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从思想认识上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应进一步统一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 一、干部“四化”方针是一个有科学含义、相互联系的完整方针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是对干部素质的全面要求。革命化是前提条件,年轻化是重要条件,知识化、专业化是基本条件,四个方面有机统一,缺一不可。正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世界人权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先  魏亮 《人权》2008,(6):38-39
人权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流行话题。对有着10亿人口的伊斯兰世界而言,人权问题正日益受到伊斯兰国家和非伊斯兰国家的关注。本文仅对伊斯兰人权观念和思想作初步  相似文献   
17.
4月26~29日,南非举行了历史上首次有黑人参加的多种族民主大选。以非国大领导人曼德拉为总统的新政府宣告成立。中国与南非一旦关系正常化,两国的经济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非洲部分国家动荡的分析魏亮随着冷战结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非洲大陆的热点地区一度出现可喜的缓和形势。但是,不少非洲国家政治局势仍然动荡不安,因政治、部族、宗教、边界纠纷而引发的冲突时起时伏,严重影响着非洲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一非洲国家政...  相似文献   
19.
伊朗人质危机是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和伊朗之间的首次外交交锋,它终结了长达25的美伊亲密关系,开启了两国矛盾和斗争的新篇章。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国内存在着强烈的反美、恐美社会情绪,在美、伊两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和推动下,1979年内双边外交关系连续出现失误,导致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引发了伊朗人质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