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篇
法律   205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216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20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Although environmental taxes have become a popular policy tool, their effectiveness for pollution control and impact on the compliance strategies of agents remains questionable. This research uses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ay for Permit policy, an environmental tax that has been imposed on water pollution emissions in Lake Tai Basin, Jiangsu, China, since 2009. A plant‐level panel dataset from 2007 to 2010 is used for both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nd difference‐in‐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nalyses to compare the pollution discharge, pollution abatement, and pollution generation of policy participants and control group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eated plants reduce their emissions by about 40 percent after two years of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us, the policy generated approximately a 7 percent decrease in the industrial chemical oxygen demand emission in the entire Lake Tai Basin based on the emission level of 2007. Pollution is primarily reduced via end‐of‐pipe abatement instead of cleaner production. Our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taxes in controlling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indicate that the tax may not motivate the adoption of innovative techniques in the short term.  相似文献   
92.
潘泽泉  岳敏 《学习论坛》2009,25(10):69-72
城市贫困是制约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贫困过程既是一个市场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政治性建构的过程,现代化的话语实践与发展悖论、差异性、非均衡性的城市发展逻辑,带来了城市贫困的社会建构和再生产.寻求新型的扶贫制度,实现从道义性扶贫到制度性扶贫,实现非正规就业的合法性转变,实现从基本救助到多元化的综合救助、消极救助到积极救助,以社区作为基本的扶贫单位等是解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3.
情感性、民主平等性、多样性是良好师幼人际关系的重要特点.为了形成良好的师幼人际关系,教师应形成有关幼儿的准确印象;加强与幼儿的沟通与理解;综合运用各种交往手段.  相似文献   
94.
以二十八宿作为天文观测体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一大进步。贵州的水族、苗族也有本民族的二十八宿体系,并且与汉族二十八宿有不少差异,本文就水苗汉二十八宿的异同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5.
通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警方社会信任度内在关联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警方信任度的关联因素最根本的是两项,一是公众对于警方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心理期望,二是对于警方角色运作与能力表现的真实感知。在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与日俱增的新形势下,唯有同时对于警方的感知趋向正面,警方的公众信任度方能随之提升。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中成药牛黄解毒片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应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该分类结果与其它经典方法一致,识别准确率为100%。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较快的识别速度,简单易行,便于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也可用其它中成药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7.
借助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治理问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生态位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在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中的生态位约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和提出改善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
自科斯提出企业边界问题以来,经济学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进行了大量研究,随后产生了许多企业理论.这些经典企业理论包括团队生产理论、寻租理论、产权理论、激励系统理论、关系适应理论等.它们对于理解企业的性质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但由于假设不同,它们大多自成体系难以相互融合.然而,经典理论的发展是符合逻辑的,其带给我们的共同启示在于所有权的重要意义.企业理论未来研究方向之一是将关系契约理论引入企业理论,利用重复博弈工具,统一考虑企业内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契约,并需要重新研究所有权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意大利青少年犯罪状况逐年恶化,意大利的青少年犯罪率呈现出北部高于中部及南部地区特点。意大利青少年犯罪与社会经济、政治的状况相关,但更表现出与非法移民之间的联系。针对这种状况,在意大利,实施意大利模式的青少年司法,对青少年广泛适用恢复性司法,对治理青少年犯罪,取得了良好的效国。  相似文献   
100.
中国(绵阳)科技城与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同属于发展中国家新兴城市的科技园区,本文对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根据绵阳科技城发展现状、特点,参照印度班加罗尔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绵阳)科技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