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厄姆森在1958年发表的开创性论文《圣人与英雄》引起了道德哲学界关于超义务行为的热烈讨论.所谓超义务行为,就是超越义务要求"之上"或"之外"的行为.一般认为,不讨论义务概念的美德伦理学不会与超义务有交集.但一些尝试在美德伦理学的框架内容纳超义务的努力越来越表明:超义务不仅是个道义论概念,也是一个与美德相关的概念.超越寻常道德义务的超义务实际上表现了一种真正的德性上的坚毅与卓越.文章对美德伦理学能否容纳超义务的质疑和挑战一一做了回应,认为降低标准的解释路径是消极的且并不成功.相比之下,赫斯特豪斯提出的"考验美德"的超义务标准是目前最有力的辩护.它对超义务的理解不仅符合日常道德直觉,也能更好地解释日常道德现象与行动者的道德心理.  相似文献   
52.
53.
冉克平 《法学论坛》2012,(4):109-115
当事人一方因受第三人的欺诈或胁迫,与相对人所订立合同的效力,集中地表现为该方当事人、相对人以及第三人之间利益冲突。这里的"第三人"并非当事人一方与相对人以外的任何人,而是受到特定的限制。对于一方当事人受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应该采纳《荷兰民法典》所代表的效力模式,以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合同一方当事人受第三人欺诈或胁迫的事实,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撤销该合同的条件。如果遭受欺诈或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受有损失的,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其全部损失。  相似文献   
54.
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 ,从人身伤害、财产损害以及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入手来探析中德过错责任的立法及适用 ,指出了我国立法上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一些完善立法的建议 ,以图为我国立法和司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5.
56.
Chinese ice and snow art debuts in Finland Reindeer and panda stand side by side in front of a wall of bamboo paintings with flute and the cry of birds echoing nearby. Standing at the entrance of ICIUM-Wonderworld of Ice theme park, they greet visitors in a traditional Chinese way in the Arctic twilight.  相似文献   
57.
THE industrial city ofDaqing in Northeast Chi-na's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synonymous withpetrol exploration.Thespirit of local workers has influencedseveral generations of Daqing resi-dents ever since the first drop of blackgold spurted from one of its wells backin1959.The city has made a uniquecontribution to China's development.In2004,Daqing City's GDP amountedto RMB123.95billion,an increaseof10.2percent over2003.It has alsomaintained8percent economic growthfor seven consecutive ye…  相似文献   
58.
冉克平 《现代法学》2014,36(5):49-60
合意是对当事人的客观表示进行解释而形成的一致。在表示内容引起争议时,应对表意人的表达与受领人的信赖附加可归责性要件,以此作为判定合意的价值基础。当事人约定的对能够成为法律秩序所认可的行为达成的一致是合意的最低限度(确定性),其他条款可以透过补充解释以及任意性规范予以填补。"镜像规则"已不能完全适应交易的需要,应对此适当修正。合同意向书的性质应依据其内容是实体性条款还是程序性条款分别予以认定。  相似文献   
59.
李念慈为清代关中诗人,其诗学理论继承了中国古代诗论如"诗本性情"、"文以明道"、"江山之助"、"诗穷而工"等许多优秀思想,并将其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清初文艺思潮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他不但重视作家的人格修养,而且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认识价值,有着积极的用世精神。其诗歌理论兼容并包,内涵丰富,体系严密,在清初诗论中独具特色,值得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