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指导员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加强指导员能力建设是公安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公安院校要根据指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警务化管理的具体要求,从服务能力、业务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加强指导员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2.
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但我国由于司法机关人事制度存在缺陷、司法机关财政供应制度存在问题以及地方利益驱动等原因,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司法独立。为此,必须改进党的组织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借鉴美国的双层司法体制,建立新型的法院法官管理体制和财政供应制度,提高法官的素质、地位和俸禄,设置科学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3.
伍玉功 《法制与经济》2009,(4):14-15,17
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警察。具有公共服务能力、侦查能力、法律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擒拿格斗能力的警察才是强大的警察,才能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的考验和挑战,才能履行党、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艰巨任务和神圣使命。其中公共服务能力是核心,侦查能力是灵魂,法律运用能力是基础,人际交往能力是关键,擒拿格斗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24.
大陆、澳门、台湾实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是不同的,因而三法域的物权法体系存在多方面的冲突。由于三法域物权法体系的渊源基本相同,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共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协调三法域物权法体系冲突的途径只能是它们相互借鉴、吸收,使各法域的物权法体系相互趋同。  相似文献   
25.
伍玉功 《求索》2007,(6):115-116
农村法治是中国法治的“瓶颈”。对法治社会基础的再认识是我们解析农村法治建设困境的前提;在当下中国,农村与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差别决定和影响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二元状态。鉴于我国处在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转型的时期、农村人口众多和农村社会主体法治意识不强等原因,农村法治在社会整体转型的特殊时期面临着法治困境,需要我们从整体性和差异性着眼探寻当代农村法治建设,寻求当代农村法治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