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针对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从人权的视角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顺应了国际社会保障人权的大趋势,是我国尊重和保障妇女人权的重要体现;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是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先进的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证据的充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体系对案件真实的证明程度必须达到充分。应该从证据充分性的前提、证明对象与证据的关系、证据的来源、证明过程、证明责任等方面来综合判断证据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13.
党日红 《河北法学》2011,29(5):180-183
前科制度同为中国与俄罗斯联邦刑法中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刑法第100条对此做了高度概括的规定,无适用对象之别,也不存在消灭问题,对于前科的概念也有多种认识;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于第86条、95条对前科概念、前科的消灭与撤销、未成年人前科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规范,将前科概念法定化,前科是可以消灭或者撤销的;特别是其对未成年人前科制度的专门规定,较为宽缓而彻底,可以激励有前科的未成年人弃恶从善,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强迫职工劳动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迫职工劳动罪作为修订刑法时新增加的一个罪名,并不被人们所熟知。几年前发生的山西黑砖窑案件暴露出本罪认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认定标准问题、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等问题,使人们开始关注与研究这一犯罪。对于强迫职工劳动罪的构成标准而言,将自然人作为本罪的主体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对于强迫职工劳动罪与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的交叉关系,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强迫职工劳动过程中交织其他犯罪时,应依照不同情况适用想象竞合犯、数罪并罚等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党日红  李明舜 《求索》2007,(3):98-100
新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它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从法律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法;从人权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调整男女两性社会关系,体现先进性别文化的法律;全面认识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男女两性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刑罚体系的设置区分不同对象,对未成年人适用的刑罚专章予以规定,普通法体系中的刑种只有六种对未成年人适用,在具体适用时,其数额、执行期限、执行场所都较成年人有所优待,这些特别规定是俄罗斯刑法人道、公正与刑罚个别化原则在未成年人刑事立法中的体现,彰显着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也标志着宽缓的未成年人刑罚体系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中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俄两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立法模式、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免除刑罚、前科、时效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俄罗斯刑法关于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的明确限定,在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上采取的宽缓做法,对免除未成年人刑罚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成年人前科的宽恕,都对我们完善相关的刑法制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阐明了设立本罪的必要性,重新界定了本罪的既遂标准问题,明确了本罪与其他金融犯罪存在牵连关系时的处理原则,阐述了境内合法金融机构与外国金融机构可以成立本罪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论新刑法对妇女人身权利的保护党日红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一部完整、统一的刑法典,在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方面,不仅保留了79年刑法的有关规定,而且使这些规定更加全面、具体、科学和便于操作,为依法严惩侵犯妇女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安人员在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行为方式、性质认定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防治家庭暴力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或困难.我国公安机关应当借鉴外国警察机关防治家庭暴力的经验,转变观念、提高民警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社区功能,积极预防家庭暴力和建立奖惩机制,明确公安机关防治家庭暴力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