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内蒙古地区防沙治沙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增长过快、片面追求粮食种植面积、草原严重超载等是内蒙古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成因。防沙治沙 ,需要在城乡关系的处理上树立现代意识 ,不能只从眼前利益出发 ,让农村牧区去消化承担人口压力 ;还应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 ,进行生态移民 ,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宏观调控 ;还要充分调动和保护防沙治沙地区农牧民的积极性 ,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13.
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日。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杂志联合我刊和其他10家省级党刊,共同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党建研究征文”活动。通过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走过的80年光辉历程,热情讴歌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业绩;歌颂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宪法学应该注意研究实施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研究宪法实施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一、宪法实施的特点宪法实施就是指宪法的实现,指各种宪法规范转化为现实的宪法关系,使社会活动依照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展开,形成事实上的法制,落实具体化的民主。从静态看,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党校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的几点思考刘惊海一、要正确认识党校的性质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改革中,有的同志提出,党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当地党委的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党校就是研究当地实际情况,为党委提供决策建议。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党校服务于党...  相似文献   
16.
刘惊海 《实践》2008,(3):39-41
我们党执政的60年间,主要靠报纸来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理论、主张、政策,引导社会认识和舆论,层层党委都办机关报,形成一个与党的领导体系完全一致的党报体系。在人们的观念中,几乎把党报作为党的文件来看待,只要是党报上说的就认为是真的、是官方的。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对党报规律的把握,必须要开发利用好党报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回顾与瞻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和研究现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的发展 ,对农村土地制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纲要形式回顾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并探讨了它的前景 ,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做一些基础工作。一、从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化的农村土地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法》是当时的一部基本法律 ,规定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土地改革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没收了地主及富农多余的土地 ,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并颁发了土地证。除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早在1986年就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事实上,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都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进展都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相关。农村经济体...  相似文献   
19.
以往人们在研究宪法实施中,只是从宪法的规定出发,而对宪法规范能否实现却往往探求不够,也就是说,忽视了宪法实施条件的研究。笔者认为,宪法的实施不能离开如下条件: 其一,宪法的实施有赖于宪法本身的科学程度。宪法符不符合宪政,是不是对宪政实践的科学总结,直接关系到它能否得以实施,这是显  相似文献   
20.
同样是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样是法这一社会形象,霍布斯看到了强制,卢梭看到了意志,边沁看到了利益,马克思看到了物质性,凯尔逊看到了规范,庞德看到了社会控制,富勒看到了正义,诺锡克看到了社会效益。这种一花多果的现象是在人们积极反映客观外界的条件下形成的。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不同的人在反映客观外界的同时。运用了自己特有的框架——概念和范畴的思维网络。而在这个框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方法论,难怪有人点出了这样的命题:“一切理论探索,归根到底都是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