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前不久,曾荣获“湖南省优秀企业家”、“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等荣誉称号的湖南雪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王德元因犯受贿罪等,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至此,1994年被提升为副厅级干部,并连续当选湖南省第七、八届  相似文献   
93.
在陕西汉阴县某镇,由于镇财政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镇领导竟创制了一套“效益工资”方案,并通过镇人大讨论后在全镇推行。据2003年9月16日央视《共同关注》栏目报道,该镇所谓的效益工资,竟然是镇政府在年初与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签定一份“协议”,  相似文献   
94.
毒品与癌症、艾滋病并称为当代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魔头。据悉,青少年犯罪已经与毒品犯罪、环境污染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我国目前已由毒品过境国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毒品问题越来越为全社会所关注。它危及健康、消磨意志;扰乱治安,引发犯罪;败坏道德,滋生疾病;乱用药材,浪费资源;招摇撞骗,蛊惑人心......专家呼吁,目前需要建立全社会的毒品问题预防和控制体系。毒品泛滥不仅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的重大政治问题。下面一组文章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危机意识讨论了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希望引起读者的警醒和重视。  相似文献   
95.
周士君 《人大建设》2005,(12):46-46
为改善基础设施、谋求地方经济发展.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竞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向干部、职工摊派“借款”一据9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黄山市徽州区区委和区政府办公室8月初联合下发《微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投资借款暂行办法?,强行向干部、职工“借款”3000W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和离岗人员中.处级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者每人2万元:科级干部或具有中级职称者每人1.5万元:一般干部和初级职称者每人1万元.  相似文献   
96.
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四川省高院副院长陈智伦认为,司法不公的问题除了法官自身的问题外,还与法院系统的管理体制有关。他说:某县有一企业向银行贷款6 0 0 0多万元,后期为逃债,企业搞假破产。该县县委书记、县长到法院现场办公,要求法院允许企业破产。法院院长很为难,但还是同意了。银行向中央举报,中央派调查组来查办,书记、县长、法院院长全都被撤职(《中国青年报》2 0 0 4年3月12日)。如此地方党政首脑直接干预司法的例子并不少见,这说明许多地方的党政领导的领导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既然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相似文献   
97.
鸡西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6·2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15人遇难,在建国以来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中居第4位。据调查组现掌握的情况可以认定,事故是由于对通风系统管理不严、现场违规操作而引发的一起责任事故。多少人祸胜过天灾,已经数不清了。国内知名的安全生产专家罗云教授说,我国正在经历第五次安全事故频发高峰期;前四次事故频发高峰分别是在解放初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1992年至1993年第一轮工业改革时期。东方网发布的一个数字能够说明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平均每天有300人丧生于各类事故中,每年安全事故所造成  相似文献   
98.
20 0 1年 3月 3 0日的《焦点访谈》披露了山东某地技术监督局在依法查处一起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事件时 ,反遭到当地“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查处”。在这一事件中最应引以为憾的就是作为执法的技术监督部门的打假行动 ,依据的是国家法律 ,而所谓的“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查处”依据 ,则仅仅是当地纪检及监察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红头文件”而已。其实 ,各地类似于这种国家法律却“斗”不过地方“红头文件”的怪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类似如“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 ,尽管在各地叫的名目不同、打的旗号不一 ,但他们的职能却都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99.
前不久,媒体披露了山东某地技术 监督局在依法查处一起假冒伪劣 农药坑农害农事件时,反遭到当地“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查处”。在这一事件中最应引以为憾的就是作为执法的技术监督部门的打假行动,依据的是国家法律,而所谓的“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查处”依据,则仅仅是当地纪检及监察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红头文件”而已。 其实,类似于这种国家法律却“斗”不过地方“红头文件”的怪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类似“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尽管在一些地方叫的名目不同、打的旗号不一,但他们的职能却都大同小异,这就是受当地党委…  相似文献   
100.
国人之间,无论亲友小聚,抑或大宴宾朋,餐桌上逶迤互让的“点菜权”,又往往掩饰或阉割了暗藏在用餐者内心深处的权利纠葛欲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