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能动司法是我国人民法院系统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了顺应社会对司法的客观需要而创造性地提出的解决纠纷的司法方式。能动司法的社会管理功能主要是指法院及法官能动司法的过程和结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应当具有的潜在功用和效能。这种司法权的运作方式因其目的的服务性、过程的多方参与性、互动性及实现的民主性,能够契合新时期社会管理的需要而成为广义的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动司法社会管理功能的内容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下  相似文献   
102.
姚莉  邵劭 《法律科学》2013,(5):151-158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的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人权保障理念在刑事诉讼领域的落实和展开,是对权力制衡理论和比例原则的顺应,将有助于防止超期羁押和随意羁押。但新《刑事诉讼法》对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的规定过于原则,需要从审查主体、程序的启动、运行以及救济等方面进行细化。为了使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有效运作,需要采取一些配套措施,如加强侦查取证能力以切断对羁押的依赖,加强部门合作拓展必要性判断的信息来源,探索羁押必要性判断方法的客观量化和判断主体的专业化等。  相似文献   
103.
姚莉  王方 《法商研究》2014,(2):117-126
羁押替代性措施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事诉讼中各种非羁押性方法的总称,其制度功能在于限制审前羁押的适用,从而达到人权保障的价值目标。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我国羁押替代性措施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适用的困境,对此,应当因应羁押替代性措施适用的国际趋势,从理念、原则和程序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4.
为使新一届区县人大代表了解和掌握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人大代表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代表履职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履行好代表职责,2011年9月下旬至11月下旬,黄浦、嘉定、宝山、浦东、闵行、金山、静安等区县人大常委会陆续召开区县人大代表初任培训会。各区县人大常委会努力创新,将"课堂"教学与现场考察相结合,将传授理论知识与分享履职体会相结合,使代表初任培训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全市率先  相似文献   
105.
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强镇扩权主要是县级政府通过行政授权和委托授权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力。授权是我国基层政府纵向政府间事权关系调整的主要方式,具有组织的合理性和制度的合法性。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强镇扩权容易形成权力博弈、失范以及县乡间权力扩张与制约的两难选择。国际经验表明,基层分权不仅调整了政府间的纵向权力结构,而且还改变了政府的横向权力关系。分权的理由和结果亦表明,分权有助于横向权力即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增长。中心镇政府可通过渐进方式或制度创新培育这些力量增加自主性,平衡县乡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关系,促进政府权力异体监督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6.
关于刑事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刑事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若干问题的探讨齐文远姚莉邹斌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程序在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改,如扩大了刑事自诉案件的范围,强调了自诉的举证...  相似文献   
107.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证据规则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据是诉讼活动的基础。在诉讼活动中,一方面对案件的实体处理首先取决于能否准确地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另一方面诉讼程序的演进与程序正义的实现也有赖于证据之理念及其应用。正如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李学灯先生所指出的:“惟在法治社会之定分止争,首以证据为正义之基础,既需寻求事实,又需顾及法律上其他政策。认定事实,每为适用法律之前提。因而产生各种证据法则,遂为认事用法之所本。”①证据规则的重要性,已尽在其中。当今世界,证据规则以英美法系国家最为发达。英美法系国家在诉讼制度上奉行当事人主义及陪审团制度,证据的…  相似文献   
108.
姚莉 《长白学刊》2013,(1):66-70
政策工具选择是制度选择的过程,政策工具本身就意味着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政策工具的选择不仅受到公共服务类型的影响,而且还受行动者之间制度安排的影响。在公共服务供给中,中心镇倾向于使用比较单一的强制性工具,而且强镇扩权的制度安排强化了这种政策工具的使用。推进和完善强镇扩权改革,特别是调动县政府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中心镇公共服务供给政策工具选择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9.
“比例”一词在数学中意味着一种关系模式,蕴涵着诸如均衡、和谐、相称等含义,指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法学领域内的比例思想最初源于雅典的立法者梭伦,“别太过分”被人们总结为梭伦哲  相似文献   
110.
姚莉 《法学研究》2009,(1):110-120
表决规则是审判组织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着一致裁断规则、严格多数裁断规则、简单多数裁断规则和相对多数裁断规则等不同的表决规则,许多国家针对不同的审判组织人数构成、不同的裁判事项、不同的审级等因素而采取不同的表决规则,构建包括多种规则的表决规则体系,以体现司法权运作的内在规律,实现多重价值目标。中国刑事审判组织长期采用简单多数的单一表决规则,这种表决规则无法容纳刑事诉讼制度所追求的多元价值目标,因而有必要对审判组织的表决规则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刑事审判中的表决规则制度进行反思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