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2.3 生产者行为——利润最大化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生产者即厂商自然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当生产者决定是否要多生产一件产品(边际产量MP)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生产这件产品的成本(边际成本MC)和生产者面对的市场价格(边际收益MR)。即所谓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的关系。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利润(MC=MR)时,生产者的利润才会达到最大。这是在短期生产者通过选择最优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见图2—2)而在长期,生产者则必须坚持同样的边际成本花在不同的投入要素上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政府干预成本应包括以下几项:(1)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福利支出;(2)行政设施支出和日常行政运行费用;(3)监督成本,即为保证政府工作人员忠于职守而设置的监督机构的费用支出;(4)各项隐蔽性干预成本,如由干预而滋生的以权谋私或寻租行为对国民收入的侵蚀额以及由于工作人员渎职、行政规则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的各种机会损失等。以上只是政府干预的可测成本,实际上还有难于估列的不可测成本。下面(图3—5)是关于政府支出占GDP比例  相似文献   
13.
3.1.2 外部效应的存在 外部效应指一经济体的行为影响了另一经济体的利益,但不存在正常的补偿管道。外部效应产生在交换双方的“外部”,包括正效应与负效应。有外部效应存在时,各个市场主体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和就不再等于社会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均衡点与各个市场主体的均衡点便会发生偏离。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社会边际收益大于个人边际收益之和,社会均衡大于竞争均衡,表现为生产不足;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社会边际成本大于个人边际成本之和,社会均衡小于竞争均衡,表现为生产过度。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对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法质量是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得以发挥的生命所在。我们要在认真总结我省的地方立法经验中,更加注重立法质量,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增强地方性法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更好地发挥地方性法规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