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2021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2020年12月23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作财政农业农村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9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安排农业农村相关支出6.07万亿元,年均增长8.8%,高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幅。总的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财政支农工作成效显著,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卫健委成立专题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线上线下座谈会,研究解决措施和办法,努力做到"办理高要求、落实高质量"。2021年1月3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在为接种人员注射疫苗。"国家研发出疫苗来,咱们不花钱也能打,心里挺高兴的。不懂的都能问,很放心。"从事城市供暖服务的邓先生说。  相似文献   
14.
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19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并审查批准2019年中央决算。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决算报告显示,2019年,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决算报告,2019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309.47亿元,为预算的99.5%。  相似文献   
15.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乡村振兴,关键在人。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公布,其中明确提出,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上善若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我国,慈善文化源远流长。为了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文化基因”更好传承,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慈善法的决定,通过强化政府及其部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责任、完善有关优惠政策等规定,进一步激发蕴藏在社会中的慈善正能量。作为领衔提出修改慈善法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各路救援力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用好“黄金救援72小时”里的每一秒,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春华秋实。过去五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也是人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以下简称华侨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推动新时代人大侨务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相似文献   
19.
回望2020年,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按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统一部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握新形势新特点,扎实做好党建和业务工作,努力推动新时代人大侨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立法史上第一次以法典编纂的形式进行的立法活动。对于这一立法工作的全新领域,立法机关如何破解难题?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完成好民法典编纂这一历史重任,立法机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面总结我国民事立法的经验,针对现行民事制度、民法规范的不同情况,结合法治实践需要,灵活运用法典编纂方法,确保民法典编纂质量。其间,有六个字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